• 24阅读
  • 0回复

现场拍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21
第2版()
专栏:安徽通讯

现场拍板
这里记述的是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张劲夫、省长周子健等同志,到一家社队小厂就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它有力地说明:领导同志到现场拍板,许多长期拖延不决的问题就能很快得到解决。
9月9日晨,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张劲夫、省长周子健和农业银行的王士举等同志登上省政府的大客车,迎着蒙蒙细雨,来到了肥东县长临棉织厂。
这个厂子不大,120号人。可产品销路挺广,远到东南亚和北美洲。去年年底,他们用9天时间试制了出口浴巾,在广交会上受到了好评,很快签订了出口合同。合同书写道:“此货订货较多,供不应求,望尽快投产,力争多超。”厂长捧回这张合同书,全厂的工人非常高兴。长临棉织厂的前身是长临机械厂。这个机械厂在全省社队企业中,曾经名噪一时。年产值高达300万元。可是,1980年以来情况变了,产品不对路,销不出,机器不转了,工人傻了眼。
解放后,这里给上海等地输送一大批工人、干部。借这些工人春节回乡探亲的机会,公社党委和厂里邀请他们座谈,名曰“诸葛亮会”。会上,上海毛巾十二厂的几个工人出点子:转轨——生产出口浴巾,一下子把这个厂干部职工的心拨亮了。春节一过,他们就动手把磷肥仓库腾出来,派人到上海把人家报废的机器弄回来,自己又加工制造一部分配件,长临棉织厂的架子搭起来了。就在那时节,公社党委副书记康永波到上海求援,发狠说:“棉织厂搞不好,我就跳黄浦江!”在上海毛巾十二厂的鼎力支持下,长临棉织厂迅速出了成果,而且奇迹般地把产品投入国际市场。
然而,他们脸上的笑容仅仅是昙花一现。因为他们是个小小的社办企业,没有国家计划,既无钱又无纱,搞出口浴巾岂不成了无米之炊?正是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扶植社队企业,总结推广这个厂的经验,省委和省政府、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参加省经济调整座谈会的代表,一行60多人,来到了现场。
参观了他们简陋的车间、优等的产品之后,大家坐到车间里摆好的条凳上。车间的一头正在安装新机器。外面,机声隆隆地响着。会议就在这里开始了。康永波同志介绍了该厂的筹建过程之后说:“迫在眉睫的是棉纱没得用了”。纺织厅副厅长韩翠英说:“有,棉纱有的是,销不掉,单芜湖一个厂就压了300吨。”张劲夫说:“你看,一个销不掉,一个买不到,说明我们工作没做好。你纺织厅马上派人来落实,到第一线解决问题”。社队企业局副局长方欣杰说:“社队企业列不上国家计划呀!”张劲夫说:“社队企业可以列入国家计划。先做个规划,搞个程序,但不要复杂化。”计委副主任张又民说:“这个没问题,今年的棉纱照给,明年列入计划”。韩翠英说:“无为、肥东、淮南都有纱,就从你们地区就近解决,减少运输周转”。至此,原料问题算是定下来了。不等厂里的同志开口,周子健就发话了:“贷款问题能解决吗?”省农业银行副行长王士举说:“纺织,外贸和我们几家订个联环合同,一个保证原料,一个保证销售,一个保证贷款,不好了吗?谁不执行合同打谁的屁股!”外贸局副局长耿式文说:“销售我们包了。”听了这些话,康永波激动地站起来说:“虽然我们还有很大困难,但是我们体谅调整期间国家有困难,不能全靠国家。我们本着勤俭办厂的精神,自力更生解决自己所能解决的一切困难!”最后,张劲夫同志高度赞扬了这个厂的干部群众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并表示要推广他们主动争取上海支援的经验。会议仅仅开了两个小时,这个厂急待解决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挤在四周旁听的工人群众,目睹这个别具一格的现场拍板会,都笑着说:“这种办事作风好,真新鲜!”
李兵
缪有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