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小村庄里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21
第3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小村庄里的故事
位于黄河水库上游的吉林磐石县明城公社洞口大队黄河北屯,是一个恬静的小村,村里住着30来户人家,其中有一户朝鲜族。多少年来,这户朝鲜族社员与汉族社员友好相处,亲密无间。
这户朝鲜族社员名叫吴长庚,是1965年从官马公社搬到这儿来的。来这里不久,他父亲去世了。吴长庚很忧愁:这地方人地生疏,怎么殡葬父亲呢?这时,生产队长、大队党支部书记来安慰他:“不要发愁,我们大家帮助你。”出殡那天,34名汉族社员冒着大雨,按照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把老人安葬了。
自那以后,吴长庚和汉族社员的感情越来越深,汉族社员待他也象自己的兄弟一样,照顾很周到。分口粮时,队上照顾到朝鲜族爱吃大米的习惯,多分给他稻子。他女儿高中毕业后,生产队给安排在队上当会计。有一年他病了,队里出钱出车送他去医院,有些社员还不放心,一直跟到医院。
吴长庚是种水田的能手,生产队安排他当水田技术员,兼负责护青、看场。他对集体是实心实意的。自从他当水田技术员以来,哪年水稻生长都不错,工分值从没掉下过一元钱。他看青护场,也从没丢过庄稼。
吴长庚很注意学习汉族人的长处;汉族人也不知不觉地把他一家人当起榜样来。比如,朝鲜族妇女很勤快,打柴、担水都能干;没有多久,汉族妇女也抢着干这些活了。这样一来,男人们解脱了家务劳动的拖累,生产更带劲了。再如,吴长庚的儿子非常有礼貌,村里人都很喜欢他,后来参军了,很快被提为干部。村里人说:“看人家吴家,夫妻相处得和睦,孩子对父母尊敬,孩子们都有出息!”久而久之,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在影响着人们,这里的女人都心疼起男人来,看丈夫累了,总是设法给做点好吃的,小孩对大人、晚辈对长辈也都非常尊敬有礼貌。
前些日子,吴长庚的儿子来信要接他去一起住。他回信说,到你那去住当然好,可是我一时离不开这里的汉族兄弟,以后再说吧! 孙长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