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龙羊峡军民奋力抗洪护堰 19日,龙羊峡水位达到2,494 .78米,但围堰仍然高出水位6米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21
第4版()
专栏:

龙羊峡军民奋力抗洪护堰
19日,龙羊峡水位达到2,494 .78米,但围堰仍然高出水位6米多
据新华社西宁电 随着黄河上游地区28天的连绵阴雨,黄河犹如一条狂暴的“黄龙”,从青藏高原直扑下来。号称“龙头”的龙羊峡,一时间怒涛汹涌,浊浪排空,在短短的半个月里,库区水位猛涨了27米,水库容量陡然增加了9亿立方米,在特大洪水面前,龙羊峡围堰承受着万钧重压。一旦围堰溃决,洪水将以每秒3.8万立方米的流量一泻千里,龙羊峡以下不少地方将变成一片汪洋。围堰坚固与否,关系着龙羊峡电站的建设,关系到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龙羊峡的建设者更是以紧张的心情注视着围堰。9月11日夜,接到国务院紧急通知后,电力部四局职工和基建工程兵某部指战员立即动员起来,一场誓保围堰,紧锁“龙头”的激战在这里迅速展开。
9月6日,战斗在龙羊峡的军民开始在围堰上抢筑4米高的子埝。但是,滔滔洪水步步紧逼。12日,库区水位以每小时0.1米的速度上涨,围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务院要求必须在15日24时前完成加高加固任务。时间紧迫。可是,14日凌晨,通往围堰的最后一条公路已被切断,任务愈加艰巨。此时龙羊峡的15,000名军民排除万难,争分夺秒,把器材物资从崖畔的石梯栈道上送下去,从山坡上滚下去,从溜槽里溜下去,从高空索桥上投下去。
开挖三队的共产党员曹洪印,背起大筐,一趟一趟地往围堰顶送土。他全神贯注,脊背压肿了。他顶完白班,午夜又跑去加夜班。通过栈道把钢筋笼送到围堰顶。别人劝他休息,他说,“洪水这么凶,我怎么闲得住!”围堰上,1台装载机忙着运土、平土、碾压。司机何宝娣是位二十一岁的姑娘。别看她身材娇小,庞大的机器在她手里却进退自如。工人们说,小何驾驶的装载机誓与围堰共存,我们一定能战胜洪水,唱着凯歌把它开回去。
子埝加高了4米。9月16日,指挥部又决定抓紧空隙,在埝前再浇筑一道水泥墙,解放军同志挑起清理墙基的重担。指战员们用锹挖,用手扒,提前9小时清除了1万多只被压得严严实实的装土草袋子,在洪水面前赢得了时间。
9月19日,龙羊峡水位达到2,494.78米,但是,围堰仍然高出水位6米多。巍巍大坝,牢牢锁住“龙头”。
两条公路都被洪水截断以后,通向围堰的孔道就只有左岸崖壁上那条石级小路了。这条路有306级石阶,近100米高,人们称它为天梯。在洪水袭来的紧张日子里,军民手提肩扛各种器材物资,在天梯上排成长龙,组成一条活的传送带,把物资源源送往前线。
9月13日,洪水逼近天梯底段,许多人的心头不禁蒙上了一层阴影。决不能让前方后方的交通中断,必须尽快提高路基!浇筑队架子班的20多名青年工人,攀上悬崖陡壁,打木桩,铺木板,沿着山崖在漩涡滚滚的洪水上架设50多米长的木板栈道。洪水每逼近一次,他们就把路基提高一次,在5天之内把路基提高了10米。
在抗洪抢险的日日夜夜里,军民们就是沿着这条曲折陡峭的山路攀上攀下,治服了滚滚“黄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