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打了一年的两伊战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22
第7版()
专栏:

打了一年的两伊战争
伊拉克和伊朗间的战争,今天就满一年了。新华社编辑部特约新华社驻伊拉克和伊朗的记者,介绍这场战争的现状和前景。
一场没有思想准备的长期战争
驻伊拉克记者王子雄:去年9月伊拉克和伊朗的战争爆发后,不少人估计这场战争打不长久。人们认为作战双方都没有打一场长期战争的意图,战争发生在两个石油生产国,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让这个“经济命脉”遭受毁坏。只要双方的武器得不到后续供应,战争就势必会停下来。
可是事态的发展出乎意料,战火如离弦之箭,一发不可收拾。双方的石油设施一开始就成了轰击的重点目标,至于武器装备,双方都得到了补充。
驻伊朗记者帅鹏:伊朗宣称,它已经收复了45%的失地。有人估计,这可能是伊拉克出于战略考虑,缩小战线,准备战争长期化的措施之一。据从巴格达来的第三国人士谈,伊拉克由于在国际上朋友比较多,经济上受战争影响较小。同伊朗比经济持久,就是伊拉克目前采取的战略之一。伊朗方面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倾泻石油美元的消耗战
王子雄:目前,战场上的形势处于相持状态。今年以来伊朗发动过几次局部的反攻,战局没有根本的变化。双方的士兵每天从掩体里互相炮击,双方都大量消耗弹药,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这是在进行一场用石油美元来摧毁石油财富的消耗战。
伊拉克也许认为打一场消耗战自己比伊朗有利。人们估计伊拉克外汇储备有300多亿美元,战争继续下去,至少可以维持一年。相对说,国内局势也较稳定。巴格达正在进行60个大的工程项目。10月份,72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博览会将在巴格达举行。
但是,战争也给它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据伊拉克官方宣布,全国为战争后勤服务,动员了50万人,其中有4万到5万的“民兵”轮流到前线参加战地勤务。这样就使伊拉克在建设中大约缺少40%的人力。
帅鹏: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报纸每天都以显著地位、醒目的标题刊载当局发布的战报,似乎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忘了这个国家还在进行着一场战争。但除此之外,人们很少能感到多少战争的气氛。入夜,路灯依然是黑的,但是,灯火管制也就到此为止了。街道两旁,店铺灯火通明。战争初期那种严格管制措施已经松弛下去了。至于白天,街上车水马龙,闹市区行人摩肩接踵,人们早已把战争丢在脑后。
但是,还有一件事情在提醒人们战争仍在进行。那就是物价上涨和某些商品短缺。战争对伊朗经济的影响是不小的。伊朗是单一石油经济国家,战争打击了石油工业,世界知名的阿巴丹炼油厂停止了生产。伊朗当局计划今年石油日产量是250万桶,但据估计,这个数字远远没有达到。战争使战区150万人流离失所。不久前被炸死的伊朗总理巴霍纳尔就曾经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承认战争沉重地打击了伊朗的经济,并且公开说战争不会进行很久了。有些议员开始在呼吁要采取措施来制止通货膨胀。
双方损失巨大
王子雄:这场消耗战,双方在战场上的死亡人数大约均已超过2万人,经济上的损失也很巨大。据估计,伊拉克的损失在200亿美元以上,石油出口缩减到战前的三分之一。伊朗的损失当然会更多,因为战争是在它的土地上进行的,而且是在伊朗的主要石油产区胡齐斯坦省。
不久前记者曾访问过伊朗西部的边境城镇席林堡,那里原有1,000多户人家,现在一个居民也不见了。城镇已是一片废墟。除了一座清真寺以外,已无一间完整的房屋。陪同的伊拉克官员说,在市内落下的炮弹就有几万发。当我们继续前进到萨尔比札哈卜时,可以听到断续的炮声。那里的4个高地双方始终在进行争夺,9月初还有过一场激战。可以想象,不知又有多少石油美元换来的炮弹,倾泻在北方的山坡上和南方的沙漠中。
不好解决的难题
王子雄:人们不希望伊拉克和伊朗两国进行这场战争,战争一开始,联合国安理会就通过决议,呼吁双方停火。今年以来联合国特使、不结盟运动友好代表团和伊斯兰会议调解委员会,仆仆风尘于德黑兰和巴格达之间,进行调解。但是至今没有取得成效。伊朗要求停火撤军同时进行,伊拉克要求伊朗承认它的合法权利时才同意撤军。现在,经过一年来的调解努力,问题的焦点已集中在有争议的夏台阿拉伯河。这条河流战争以来就遭封闭,60多条外国船只至今封闭在港内。
帅鹏:调解的具体的情况此间很少透露。但是从不结盟外长代表团最近一次来伊朗活动的情况看来,调解似乎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伊朗仍坚持谈判的三项条件:伊拉克撤出伊朗领土,停止军事侵略,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交付国际法庭审判。不过这里有经验的观察家倒并不因此就悲观失望,他们以美国人质释放的前前后后为例,认为“伊朗人实际上并没有完全丧失现实感”。
伊朗—伊拉克两国的争端由来已久,情况复杂,民族、教派、领土、个人宿怨,种种问题纠缠在一起。领土问题是主要的。
这两个交战国很难在阿拉伯河问题上达成协议。一方为此进行这场战争,放弃这一点它就一无所获。另一方如让步,就会在海湾威风扫地。因此,事情很不好办。
鹬蚌相争只能渔翁得利
王子雄:国际间一些有识之士早就指出,这场冲突不可能用战场上的胜负来解决,在双方还没有消耗得精疲力竭之时停火,无论是对两国和对这一地区的稳定都比较有利。
这场消耗战究竟要打多久?目前谁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是这场战争持久地进行下去,使海湾地区本来不安稳的局面更加不安稳,这就给以色列以可乘之隙,6月7日以色列肆无忌惮地轰炸伊拉克的核反应堆就是一例。战争对双方国内的影响也很大。
战争旷日持久地进行下去,会不会导致超级大国的干涉?这是全世界都关注的一个问题。
帅鹏:海湾战争的持续,对于两个超级大国经常是一种诱惑。美国希望恢复因巴列维国王倒台而在这个地区失去的稳定;染指海湾油源是苏联扩张主义公开宣布的目标。苏联对于这场战争宣布保持中立只是因为它顾虑偏袒伊朗会疏远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它目前采取的是通过在伊朗的代理人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特别是希望美国的政策出现错误。
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认为,这场战争继续下去只会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