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卢旺达经济持续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22
第7版()
专栏:

卢旺达经济持续发展
杨起
卢旺达政府和人民近年来为摆脱不发达状态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国民经济在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也在逐步改善。
据卢旺达经济贸易部统计材料,卢旺达197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527亿卢法郎(卢旺达法郎,下同),1979年增加到899亿法郎,4年之中,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近90%。
“农业是优先的优先”。卢旺达政府不光这样号召,而是踏踏实实地做了一些工作。哈比亚利马纳总统1973年执政后实行了土改,把土地收归国有,平均分给农民,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耕地面积由1973年的72万公顷增加到1979年的93万公顷。政府还投资建设了一些较大的农业项目,完成了不少引水工程。主要经济作物(咖啡、茶叶)和粮食作物的产量逐年有所增加。1975年粮食产量346万吨,1979年达到435万吨。在占人口95%的农村,粮食基本上实现了自给。
在对外贸易上,1973年出口总值为3,000万美元,到1979年便增加了3倍,达到1.2亿美元。在同一时期内,进口总值增加更快,由3,036万美元增加到1.94亿美元。去年上半年进口额已达1.2亿美元。
在以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卢旺达,工业目前处于萌芽阶段。政府正在努力,一方面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另一方面引进技术设备、因地制宜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等小型工业。这种从实际出发的政策已初见成效。食品、家具、金属制品、化工、皮革、成衣等厂纷纷发展起来。
卢旺达国家的外汇储备逐年增加,1980年底达到了1.52亿美元,较1978年底翻了一番。
卢旺达是个小国,资源少,底子薄,人口密度高,又是个内陆国家,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能取得如此成绩,原因甚多,但主要在于政府内外政策的稳妥、人民群众的干劲和国际援助的效益。
卢旺达在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实行开放政策,多方争取援助,鼓励外国投资。在使用外援上,讲求实际,不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
卢旺达发展中面临的严重的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年增长率为3.5%左右,1978年甚至达到4%。现在,城市吃粮部分靠进口,失业问题渐趋严重。政府已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建立了国家人口局,着手进行人口研究与控制工作。(附图片)
户旺达北部的一个集市。农民到这里出卖农产品,会见亲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