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一座新的文化宫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22
第8版()
专栏:

一座新的文化宫殿
楼适夷
一座宏伟壮丽的新的文化宫殿,巍然崛起于祖国大地,新版《鲁迅全集》闻世了。当我们迎接鲁迅诞辰百年纪念的日子,这新版的出来,不仅及时地胜利完成了一项重大纪念项目,也不仅因为这是鲁迅著作出版史上一件空前的盛举,更重要的,这也是在伟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项奠基工程的落成。
鲁迅一生为人民、也为世界人类事业血祭轩辕的战斗精神,历时愈久而愈益发扬光大,他的光辉的著作,不仅我们在今天需要它,就是在未来,也将是为我们世世子孙、千秋万代永远珍爱的不朽的民族的瑰宝。任何一个伟大作家,他的著作,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永远传下去的,不必由作者自己或后人去删削的,古今中外,为数甚稀,这也证明了鲁迅著作的可贵。
鲁迅逝世,抗战开始,上海沦陷,一群困守“孤岛”的进步文化工作者,在四郊多垒,炮火连天的短短一年之内,赤手空拳,完全依靠群众力量(忘我的义务劳动和以预约征集资金),突击编印出第一次二十卷本白文《鲁迅全集》,是现代文学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没有党的领导和鲁迅精神伟大的感召,是不可能出现这种奇迹的。
如果说第一次1938年版的《全集》是一个奇迹,则1958年版的第二次《全集》,就多少具有另一种性质的成分了。全国解放,党和国家立即动手新全集的编印工作,并把这一任务交给鲁迅最好的学生和战友冯雪峰同志主持。经过长期岁月,付出大量艰苦劳动,终于出版了增加了注释的1958年版十卷本。由于增加了必要的注释,使更广大的读者得到阅读、研究与学习的便利,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在这一编辑出版的过程中,曾经历过一场艰巨复杂的斗争,遭受到重大的挫折,那就是主持者冯雪峰在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中,被错误地划成右派,不能始终其事。而这一版的《全集》,也不幸留下一些不实事求是的注释,并有大量宝贵的书信,横遭不应有的删削,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十年浩劫中,林彪、江青一伙丑类为了达到其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目的,妄图争夺鲁迅这面大旗,他们一方面断章摘句,割裂、盗窃鲁迅的言语,肆意歪曲鲁迅学说,来掩饰他们横扫一切的打砸抢罪行,另一方面对鲁迅著作的出版,又不惜千方百计施加阻挠和压力,他们特别害怕注释本的出版。但即使这样,鲁迅研究的队伍仍在日益发展和不断壮大,而且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果实。现在这部新版《全集》,正是多少年来出版社的编辑同志和不少研究工作者共同劳动和斗争的成果。
新版从1958年版的十卷,扩大到十六卷,大幅度的增加了篇幅,丰富了内容,在编订、校勘方面,都达到更为细致、精确、严格的程度。注释增加到23,000多条和将近240万字,比1958年版增加了3倍以上,为学习和研究鲁迅著作汇集了更多的资料。
特别重要的是它改正了旧版注释中的不足和失误,尤其那些严重的错误的条文。例如牵涉到现代文学史久悬未决的重大论争问题,也严格遵照历史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作了客观的,符合历史事实与明辨是非的说明,是这一新版的最大的功勋。
随着这新版的出版,我们特别希望出版、印刷和发行部门,能够负起责任来打破一般出一部好书就热闹一阵、而又一哄而光那种昙花一现的不正常现象,象《鲁迅全集》及其著作单行本那样不朽的经典出版物,必须千方百计地保证它经常的、细水长流的、源源不断的供应。不要使那些渴望瞻仰这座文化宫殿的人,受到闭门羹的待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