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的真实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8-27
第5版()
专栏:

  《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的真实感
苏联电影《斯大林格勒大血战》(注一),是全面地、忠实地描写伟大卫国战争的历史事实的电影。据尔·尤里叶夫(注二)的介绍,不论是人物,是事件,是对话,都是真实的。是现在的和曾经存在过的人。是主人公做过的事和说过的话。大多数的外景是在发生事变的原地拍摄的。这电影为什么采取这一创作方法呢?原因之一,我以为:由于现实的英雄及其业迹已经很能符合理想,用不着任何虚构。
但这一部依靠历史事实的艺术片,到底是艺术片。它和一般的记录片有显著的区别。主要的区别不在于它抓得住这一战役的要点,大胆地加以剪裁,又不减弱这一史实的壮阔规模;而在于它恰当地集中地描写了伟大的苏联红军对德国侵略者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这一紧张复杂的情景,能把代表的人物和事件,有秩序,有轻重,合理而生动地加以组织,并适当的运用想象,充分表现出这一大事件的深刻意义。
这一尊重实际,又不拘于事实的片子,和没有实际根据,为戏剧性而戏剧性,凭空制造惊人的情节,依靠偶然变故或意外遭遇来恐骇或迷惑观众,按题目的概念搭空架子的创作方法不同。也和大杂烩似地拘泥于真人真事、平板地记录现象的创作方法不同。
匆促间,笔者不准备全面地系统地介绍或分析这一影片在艺术上的成就。只试图举一两个有关人物性格和场面的真实性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电影能获得如此感人的效果的原因。首先,我们来谈一个人物。
大家都知道:这一战争是异常艰苦的。正如前线的崔可夫将军所说:“艰苦,从来没有的艰苦。”但斯大林明明知道交出斯城就是交出全人类的命运,他掌握得住防御的战略和进攻的战略,在他了解情况、决定方案、发布命令以及接见朋友时的动作、姿态、表情,都有一种显著的一贯的特征。——镇静、安祥和充满信心。
当他在家里和保卫察里津的老战友谈论战略的时候;当他称赞炮兵司令的充分准备,幽默地说着“聪明的小本子”的时候;当他指示前线指挥官对俘虏要“再宽大些”的时候;当敌将巴罗士被俘,敌人完全被消灭,斯大林宣告“斯大林格勒已经告一段落,今后该想得远一点了”,而且把扩大镜从地图上的斯城慢慢移向柏林,眯着平视的眼睛、象征着清扫希特勒匪窠的远景的时候;斯大林的风度十分镇静、安祥和充满信心,很容易理解。但是,当强大的敌人数度猛扑,战线部分被突破,斯城已变成一片火海,双方必争的战略要地很有完全陷落可能,敌人即将实现打通到莫斯科的道路的妄想,但掌握全部战役计划的斯大林,认为还不到增援的时机,因而发出“不管司令官如何叫苦,连一营人也不准调去安慰他们”的指示的时候;认为斯城前线必须增援,并警告担任增援任务的部队“不允许任何拖延,拖延就是对政治的犯罪”的时候;……电影艺术家都用的是虽然辛勤、谨慎、思虑,然而镇静、安祥、充满信心的风度来刻画着的。为什么在这一系列严重情节之前,作为艺术中的主角的斯大林,要用这样的风度来描写呢?没有别的,那因为在事实上,作为艺术之模仿对象的斯大林,本来就具备着这一性格的特征的缘故。同时,也由于他所处的客观环境虽然艰苦但是有利的缘故。这就是说:因为他长期经受锻炼,本来就具备着明朗、高尚、单纯、充满信心的性格,更因为他是一个热爱人民、相信人民、并受人民爱戴的领导者;因为他是曾经在几十年的革命战争和建国工作中贡献了无比的力量并为人民创造了无比的幸福生活,取得人民的爱戴和信托的领袖;因为他是一个有远见有创造性的军事天才;因为他是创造得出掌握得住从防御到反攻战略的最高统帅;因为被他领导的是经过革命的考验,热爱自己阶级,热爱自己的祖国的劳动人民;因为他所领导的苏联具备着无比强大精神和物质的力量;因为他十分理解虽然疯狂、强大,然而是具有无法克服的弱点的敌人。那么,这种镇静、安祥和充满信心的形象完全是有现实根据的。
重复地说,电影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创造如此崇高伟大的形象,决不是因为艺术家只按照崇高和伟大的概念而妄加修饰,从形式出发来创造形象。无非是根据对象及其环境的特征,朴素地“模仿”着这一崇高伟大的世界劳动人民领袖的性格及其环境而已。
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斯大林格勒大血战》是不是斯大林传记的一部分呢?我以为:有传记性质,但不等于传记。正如斯大林在这一扭转反法西斯战争情势的战役中的伟大作用一样,这部片子,是着力地歌颂着斯大林的。但同时,这部片子也应该当成对整个苏联人的歌颂来看待。我以为:它着重地写斯大林的领导,同时也即是着重写着苏联人。这不仅因为片子中有很多场面是写的忠诚、勇敢、坚决地接受命令执行任务的干部与群众,更重要的是斯大林本身就是群众愿望和理想的代表,智慧和力量的化身。斯大林是片中一个主要人物,但着重描写斯大林并不等于忽视其他干部和群众的重要意义。正相反,笔者以为:斯大林的崇高和伟大,和拥有清晰思想、坚忍品质与忍耐精神(注三)的苏联人民的特点分不开。正如前方的胜利不能和斯大林的英明领导分开一样,群众的积极性组织性是反过来保证斯大林领导的正确性与创造性的条件。描写群众以及敌人是为了描写斯大林;同时,描写斯大林以及敌人是为了描写群众。如果不是把这一钢似的巨人照应地穿插在钢似的将士中间,如果不是和其实是脆弱,然而是疯狂、凶猛的敌人作着鲜明的对照,就较难真实地而不是空泛地引人崇敬,如此可信地而不是概念地认识到不朽的斯大林的伟大和崇高。
不论如何,斯大林的形象是刻画得非常成功的。如果不是优秀的剧作者恩考莱·维尔塔熟悉了有关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文件、计划、地图、作战命令、情报、俘虏口供、记录、照片和电影片;如果不是从元帅和将军直到士兵、城市居民得到剧作上的帮助;如果不是导演甫拉季米尔·别特洛夫和斯大林饰演者阿略克塞·吉基对于巨人斯大林的肖像、姿态、语言、心理、气质的关心与钻研;而是为照应而照应,为对比而对比,要能如此确切地细腻地生动地刻画出令人十分敬爱的斯大林本人似的形象,那是不可能的。
其次,我们试谈一个群众场面。
贤明的观众当然能够回想:这部片子的场面充满了异常丰富的变化。敌人两度大规模的疯狂的进攻,增援斯城的红军在猛烈炮火之下的两度强渡,车站与巴甫洛夫大楼的肉搏,前线将士们的宣誓和忠于职责,曾经是高傲的欧洲的胜利者,开始时的狂妄、凶横,和以后在饥寒与死亡面前的狼狈;等等,等等,都是惊心动魄的、富有魅力的、充满变化、充满实感的场面。而且,都不是为了热闹,而是为了恰当交代主题的场面。都不是为了新奇,而是为了准确的刻画形象的场面。笔者不准备一一地比较和研究这许多场面的真实感;仅就华西列夫斯基与马林科夫将军向斯城保卫者号召加强战斗的场面,发表一些观感。
斯大林格勒是决定苏联命运决定全世界人类命运的战略要地,是致命地打击法西斯德国的枢纽。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子的守住都有其重大意义——赢得时间,彻底消灭敌人。因此,斯大林宣布:“不论任何牺牲,不停止战斗,日夜攻击敌人,坚守斯大林格勒。”(大意)所以,代表最高统帅部的马林科夫将军号召这英雄城市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工人们……“不要发生恐慌,不要惧怕无耻的敌人,……坚决保卫斯大林格勒……”。而那些具有崭新的思想意识,十分懂得自己光荣任务,有革命的优良传统,忠于苏维埃祖国的斯城人民,是用行动,用血肉来响应这一号召的。他们知道,不如此,就不能完成历史所给予的任务,同时等于帮助全苏联全人类的敌人。按当时情况,保卫是艰苦的,但是人民懂得保卫斯城的重大意义。
在艺术手法上,电影如何处理这一大场面呢?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工人们、市民们从各个街道汇成铁的人流,经过废墟和瓦砾场(自己辛勤地建设起来的曾经美丽过的街市),庄严地沉默地、带着沉重的仇恨和决心,走向前线。尽管那代表着斯大林(也就是代表全国人民)的马林科夫将军向前进着的英雄们说着“斯大林同志虽然不在这里,但是他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的响亮的、动人的话,而这些钢铁般的人,除了部分人用眼睛明显地回答号召之外,绝大多数是沉重地、严肃地前进着——照有些人的说法,是“没有表情”地向前行进着。但这真是没有反响没有表情吗?不是的。这沉默和稳步前进就是最大的反响,最明显的表情。这表情说明英雄们在心的深处深刻地铭刻着“斯大林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这号召的意义。
假如说,这一艺术品的制作者不从实际出发,不忠于具体情节,误解激情而用常套的表现方式,一般化地高呼“斯大林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或高呼“斯大林同志万岁”,或高呼着“响应斯大林同志号召”,那效果如何呢?不用说,即使表面上显得激情,但绝不能如实地、准确地、明朗地,刻画出这些处在什么样的特殊环境里的特殊的人物及其心理。本来是愉快活泼而又是认真的苏联人,而今满怀着对被毁的用自己劳力建立起来的城市的惋惜,对已经和那时被屠杀和蹂躏的亲骨肉的哀悼与关怀,对苏维埃祖国的无限的爱,对凶猛而愚蠢的敌人的仇恨,和不怕流血的自我牺牲的决心。艺术家必须如实地把这种心理状态介绍给观众。这一场面是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种心理的。同时艺术家知道这一场面中应该着重描写什么,什么是应该着重描写的。而观众从现有的处理方式,分明地体会得出这种特殊的复杂的心理,因而对这一场戏充沛着由衷的共鸣。
艺术家之所以不愿在表面上显得激情,不愿为了表面化的激情而任意支配自己的角色,正好说明这些优秀的艺术家是忠于现实,也考虑到这一场面应有的效果。一句话:其所以能使这些场面、表情具有高度的真实感,应该归功于艺术家对于情节的理解的认真和深刻。
当然,不是说这种情节的处理方式是唯一的,但确是最有真实感、最有说服力的。
不用说:这样的场面和按照战略计划包围、压缩、各个击破敌人之后,在卡拉奇会师时狂热地欢呼等等场面的表情迥然不同。在卡拉奇会师,如果不狂热的欢呼,而要教条主义地讲究含蓄,硬要充满着不可抑止的狂欢心情的英雄变哑巴,那是一种艺术上的犯罪。但同时,赴战场这场戏如果滥用口号,同样是违反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两个不同的场面有两个不同的内容,因此决定了两种不同的形式。很显然,这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本来就存在于现实本身,无非在艺术上比较集中比较单纯,也比较强调地加以表现而已。如同整个片子都掌握得住现实本质一样,其实,这些场面的描写,基本上是朴素的“模仿”着客观实际的。我们只要回想或分析一下敌我双方两种不同的战争目的,两种不同战略思想,两种不同军事干部,两种不同士兵群众,……就可以断言整部片子的一切手法都根据着一定的内容。
这部片子,当然不是没有欠缺的(在结构上,后半部某些场面还可以压缩些,线索还可以再分明一些),它虽不是最好的片子(不久将看到更好的“攻克柏林”),但它确是一部值得学习的好片子。正如斯大林格勒战役本身一样,它也具备着鲜明的独创性——正面地“记录”历史而又不是平板地抄录着史实的材料。可喜的是:常常使观众忘记自己是在电影院里做看客,而同被炸死孩子的失神的母亲一同充满仇恨,同等候增援的前线官兵一样紧张,同坚守大楼的十二个、三个、一个战士那样坚苦地经历着战斗;深深体会到响应号召时说出“不是牺牲就是守住”的崔可夫将军的坚决。……一句话,由于电影在各方面所造成了强烈的真实感,把我们带进一九四二年的大战斗中,同战斗者一同呼吸、一同愤怒、一同愉快。笔者虽然只提到一个人物一个场面,贤明的读者决不会因此忽视了丰富的内容,或以为笔者只满足于一个人物一个场面的好处。
(注一)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出品,东北电影制片厂一九五○年配音复制。(注二)参看中央电影局发行处宣传科编辑“好电影介绍”的译文《斯大林格勒大血战》。(注三)参看一九四五年五月二十八日新华社报道五月二十四日苏联政府在克里姆林宫欢宴指挥红军部队将领时,斯大林大元帅的讲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