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学习孙中山的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25
第3版()
专栏:

学习孙中山的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钱昌照
一、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在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下的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号召全国人民纪念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这场革命是中国人民的一个伟大胜利,它不但埋葬了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促进了民主精神的高涨,并为此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辛亥革命的胜利,不但使中国人民觉醒,而且促进了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使帝国主义对亚洲人民的统治日益走向崩溃。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1913年就说过:“中国不是早就被称为长期完全停滞的国家的典型吗?但是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列宁还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泉源已在亚洲涌现出来了。……世界上任何力量也不能在亚洲恢复旧的农奴制度,也不能铲除亚洲国家和半亚洲国家人民群众的英勇的民主精神。”
今天,当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时候,回顾中国和世界历史事态的发展,温习毛主席和列宁的教导,感到非常亲切!
二、向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学习
在隆重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鲜明的革命立场。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本世纪初,震撼祖国大地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朝统治者镇压下去之后,在孙中山的奔走呼号、宣传鼓动下,开展了一个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这一时期存在着两条政治路线的斗争:一条是孙中山先生所代表的民主革命路线,一条是康有为、梁启超所代表的改良主义路线。孙中山先生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康、梁则主张不触动清朝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实行君主立宪,妄想皇帝“开明”,作些枝枝节节的改良。从1900年起,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派对改良派进行了一场大论战,前后持续了好几年。在这场激烈论战中,孙中山先生及其领导的革命派斗志昂扬,意气风发,从而使革命民主主义得到广泛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直到晚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上宣言》里,重申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革命立场,坚决不与反革命恶势力妥协,真是气壮山河。
回顾我自己的前半生,由于家庭出身和所受教育的影响,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改良主义的思想,支配了我的行动。今天反省起来,仍然感到深沉的内疚。历史实践证明:改造旧中国,只有摧毁旧制度,才能取得成功。我们在纪念辛亥革命的时候,必须学习孙中山先生鲜明的革命派立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再则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屡仆屡起、百折不挠的革命毅力。
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四十年,经历了多次失败,但他从来不因失败而感到沮丧,屡仆屡起,再接再厉。在广州起义发动之前,1910年11月中旬,孙中山先生在南洋槟榔屿召集同盟会的重要骨干和国内外的代表,举行秘密会议,部署下一次武装起义。针对一些人因广州新军起义失败而情绪低落的情况,他豪情满怀地表示“一败何足馁”,勉励大家,“鼓其勇气,乘此良机,重谋大举。”1913年3月袁世凯派遣特务暗杀了宋教仁,孙中山先生立即从日本赶回上海,认为“非去袁不可”。就在这一年7月发动江西、安徽、广东等省的革命党人,进行武装讨袁的“二次革命”(又称宁赣之役)。“二次革命”不到两月,遭到失败。孙中山先生被迫流亡日本,但他毫不气馁,函告革命党人:“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恶消长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向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进军的时刻来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我们更需要学习孙中山先生这种百折不挠的革命毅力,坚定信心,排除万难,为完成伟大光荣的历史任务而奋斗。
此外,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好学不倦,不断前进的革命精神。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蒙难,脱险后,继续在那里居住了近一年,在这段时间内,他夜以继日地到英国博物馆的图书馆里去博览群书。晚上十分疲倦了,他就伏在桌上假寐一会,醒来又继续攻读,寻求救国真理。他认为,生活苦一些没有什么,学习比什么都重要。
辛亥革命后,反动逆流一再抬头。在袁世凯及其继承者大大小小的军阀统治下,中国情况山河日下。面对种种困难,孙中山先生经过漫长的探索过程,终于找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从而开始了他一生最伟大的转变。他勇敢地吸取失败的教训,抛弃某些过时的观念,欢迎中国共产党对他的帮助,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的主张,毅然决然采取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适合时代要求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结成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先生的思想行动“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和历史共同前进。
当前,向四化进军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艰巨的大革命。我们对这场革命的客观规律还不够清楚,摆在面前的困难相当多,新情况、新问题又在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多么需要我们学习孙中山先生的这种好学不倦,不断前进的革命精神啊!
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的远见卓识。
1894年,他在《上李鸿章书》中就指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是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他一贯赞扬我国人民的智慧和能力,认为只要敢于革命,就一定能出现一个飞跃发展的局面。他说:“中国之文明,已著于五千年前,此为西人所不及。但中间倾于保守,故让西人独步。”他明白提出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应该向外国学习最进步的东西。迎头赶上,才能“后来居上”。他认为可以利用外国资本、设备和技术来开发中国的富源。同时也警告国人:“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同时,也应该向孙中山先生学习,学习他的革命立场,学习他的革命毅力,学习他不断前进的革命精神,学习他著作中遗留给我们的一切有益的东西。
同样我也希望在台湾的具有爱国心的旧同事们、老朋友们能认真学习孙中山先生的遗教,学习他全心全意为国为民,不断前进的革命精神,走“爱国一家”的光明大道,为台湾归回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贡献力量。
三、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
围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奋斗
辛亥革命虽然是中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胜利,而且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孙中山先生自己说过:“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直到他逝世,他一生奋斗四十年所向往的“强盛独立之中国”,不能及身亲见。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软弱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革命到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领导人民彻底改造中国的历史重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但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且深入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并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建设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新长征。孙中山先生向往的“强盛独立之中国”业已建成,孙中山先生的光辉预言——“举西人之文明而尽有之,即或胜之”——也必将实现。
最近,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全面地总结了建国三十二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明白解释了毛泽东思想的涵义,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继往开来,我国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今天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回溯中国人民从1840年以来革命战斗的历程,缅怀革命先烈,展望国家前景,我们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我们祖国活生生的现实。当前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地、深入地学习党的六中全会文件,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党的领导下,为完成党中央号召的各项战斗任务而勤奋工作。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也是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最好方法。(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