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蔚蓝色的道路》是一部优美的电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8-27
第5版()
专栏:

  《蔚蓝色的道路》是一部优美的电影
袁水拍
战争已经结束,
我们却依旧身在战场。
敌人敷设着可怕的水雷,
在阴暗的海底的岩石上。
当你去捕捉它的时候,
你要勇敢和机智;
并且要牢牢记住,
一回弄错可没有第二次。
水雷手,水雷手,水雷手,
我们是波浪的朋友,
我们面对着辽阔的海洋,
在蔚蓝色的道路上战斗。
——片中插曲(大意)
在苏德战争期间,德寇用水雷封锁了黑海沿岸各港口。战争结束后,这些遗留下来的水雷威胁着苏联商船的安全。全国船只为了绕越水雷区域而多耗费的航程,每年达二十五万海里。船只如果误触水雷,更给国家带来生命财产的莫大损失。因此,清除水雷工作成为苏联和平建设事业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影片《蔚蓝色的道路》(注)描写红海军在敖德萨港口水雷区域进行扫雷工作。它成功地刻划了苏维埃人民的高尚道德和英勇行为;他们在和平建设时期,和在战争时期一样,在斗争中、工作中发挥着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具备着克服一切困难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乐观主义的精神。
除了搜索水雷,加以爆炸外,海军方面还负有一个使命:要发现敌人制造新式水雷的秘密。这就需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做分解水雷的工作,把它们的机件从外到里拆卸下来,加以研究。影片极力描写扫雷和分解水雷工作的困难和危险,因此就更鲜明地衬托出水雷手们的献身祖国的英雄主义。
影片主角三级舰长拉他诺夫已被政府批准复员,可以恢复他在战前的商船船长职务。但他自愿为祖国更多地贡献他自己。当舰队找到了潜伏了三年的一个新式音响磁性水雷后,舰队里发生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与其冒险分解,不如爆炸消灭它;另一种意见认为爆炸虽然重要,分解却更重要。因为不分解它,敌人的军事秘密将不能揭开。三级舰长坚持后一种意见,并勇敢地要求派他担任这项工作。他表示,如果遭到不幸,别人还可以继续他的工作,再去分解第二个、第三个……水雷。即使牺牲也是有代价的:人们可以吸收前人的经验,修正方法,继续工作,最后一定能获得胜利。影片告诉我们,他的意见完全是正确的。
但我们的主角并不是一个勇而无谋的人物,他的勇敢是与智慧结合着的。影片作者借三级舰长的口告诉观众说:成功不能依靠侥幸,侥幸的成功并不算光荣。影片强调了他做分解工作时的刚毅大胆,同时也没有忽略他在事前的深思熟虑……他为计算埋藏水雷的地点经常失眠,有时一直工作到早晨四时。仅有忘我的不怕牺牲的精神是不够的,还需要辛勤的劳动和不倦的钻研。
影片从头到尾描写斗争任务的惊险,同时也处处穿插着三级舰长拉他诺夫和他妻子的爱情,他们家庭生活的幸福。从这种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矛盾的统一的描写中,使观众认识了苏联人如何准确对待个人与革命利益的关系问题,表现出苏维埃时代的最先进人民的优美的品质,他们把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使个人的幸福服从于集体的幸福。而所谓个人幸福,也是那样不可分离地交织在集体之中。三级舰长在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任务之后,对他妻子说:“只有现在我才感到自己的可爱……”(大意)接着又说,他下一次将更进一步地改进工作——“下次我将剪断红色电线……”(大意)——妻子回答他:“你是永远不会满足自己的……”影片在这些地方,充分表现了苏维埃人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各方面。
影片细致地刻划了娜加的内心矛盾。舰长和他妻子的思想情绪并不是经常完全一致的。当然,他们都是新的人,娜加也是具有革命的人生观的人。但由于舰长所受的锻炼更多,因此有了一些轩轾。影片上出现的娜加时时在忧虑丈夫的安全,甚至有时候不很满意他的工作。但她总是克制自己的弱点,不断提高自己。
例如影片描写娜加在学校里上课,小学生提到水雷的可怕,她听到楼下卡车的隆隆声音,勾起了她的心事,不觉失态。但又立刻振作起来,批评学生的话不正确。在一次散步中,娜加向丈夫提到旁人们都能有和平幸福的生活,她却还要担惊受怕,像生活在“战时”一样。拉他诺夫再一次地鼓励她。有一次,她甚至想像:会有一天,丈夫真的一去不返。她在家里等待,突然听到敲门声,进来的是一个报告噩耗的水手,“他向我慢慢地脱下帽子。……”这时影片中明显地描画出娜加的惊惧悲痛的神情。但丈夫的沉着的声音重复克服了娜加的恐惧心理。他说,“要大胆!要勇敢!只要勇敢困难就不存在!”三级舰长给观众的印象也不单独是英勇无畏这一方面,他是十分理解,体贴和爱他的妻子的。但他坚持战斗,毫不动摇,他的坚强的意志,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影响了他的妻子,使她一次一次地坚强起来。……透过这些有矛盾,有斗争,有波折的生活和心理的刻划,我们从电影上所认识的人物就显得是全面的,整个的,真实可信的,而不是片面的,生硬的,干瘪的。作者深刻地发掘了,表现人物的内心的起伏明暗的各个侧面,和发展阶段。这种创作方法既不是脱离了生活实际,单纯地根据政治概念来凭空制造人物、情节;也不等于无选择地堆砌细节。而是把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提炼地反映出来,使作品的主题思想既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又有很大的说服力。
三级舰长分解水雷这一场戏,是影片的最高潮。这一场戏处理得十分生动。观众和银幕上的观察分解水雷工作的委员会的人们,同样屏住呼吸,注视着远方的一个沉默的帐幕。帐幕中挂着水雷,拉他诺夫和他的助手正在一颗螺丝又一颗螺丝地拆卸。帐幕内汗流浃背的紧张状况帐幕外是看不见的。远远地只见风吹幕布,有一片布角微微飘动,显得沉默而不可测。用事物的外表和内部的不同,来造成强烈的对比,这手法是相当巧妙的。委员会的人们一眼不眨盯住这神秘的帐幕,连点燃香烟都没有转移目光;以及银幕上映出的桌上陆续增加的一颗颗螺丝钉;和表面的指针从早晨一直移动到下午……这寥寥几个镜头,强烈地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也因此充分表现了作品的思想内容。
苏联人民相互间的真挚的爱,特别是上下级之间,在这一场戏中也充分反映出来。在开会讨论分解水雷时,那深深地爱着自己部下的一级舰长,经过长久的低头思索后,才最后批准了三级舰长的建议,站起来庄严地面对着他吐出“执行吧!”三个字。在执行任务时,三级舰长和他的助手上士的亲切和严肃的关系,更被刻划得动人。舰长要剪断水雷内部的电线,不知道该先剪那一根。他知道这一剪子下去,可能立刻引起爆炸,于是想调开他身边的助手。那一段对白的大意是:
“上士同志,请你离开得远些,我要剪这根电线。”
“不,三级舰长同志,我是水雷手,这工作让我来做,这是我的任务。”
“上士同志,我也是水雷手,这也是我的任务。”
最后,三级舰长用命令来教他离开工作地点,上士才不得不出去。可是他始终不放心,不肯走远,还是逗留在舰长工作的帐幕外面,守候着,保护着他的上级,以防万一。果真,这根电线一剪断,水雷立刻爆炸,拉他诺夫被轰倒。上十不顾危险,冲进帐幕抱起舰长飞奔出外,才把他救出了危险。
在这之前,当上士守候在帐幕附近时,另一个助手也来到,上士知道情势的危险,立刻让他跑开,就像舰长支使他自己跑开一样。这种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相互的爱和坚持原则性的结合,是很动人的。这爱的纽带把苏联人民团结成一个坚强的集体。这样的集体,这样的人民,怎么能不胜利!
导演曾用一个静止的镜头摄出帐幕中上士的一个侧面像,他的脸部的紧张的肌肉,突出的颚骨,全神贯注地看着舰长的动作的睁大的眼睛……这幅肖像画是美丽的。这虽不是什么独创的手法,但在这里运用得很恰当。记得《大转变》中也有相似的特写镜头。那口中衔着电话线,死在火线上的汽车司机的头像,也在银幕上停留了好几秒钟,给观众以思索回旋的余地,得到一个不易磨灭的印象。电影镜头一般都是连续不断的动作的急速变化,偶然插入一个完全静止的像雕刻似的人物特写的镜头,这种表现方法是美妙的,对主题思想的表现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蔚蓝色的道路》虽不是记叙一大战役,一大历史事件的巨构,它的规模较小,但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积极的教育意义,又充满着生活气息和抒情成份。它不失为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注)基辅艺术电影制片厂一九四七年出品,中央电影局东北电影制片厂一九五○年六月配音复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