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要全面地总结经验教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26
第4版()
专栏:从四川洪水灾害中吸取有益的教训

要全面地总结经验教训
水利部工程管理局工程师 文明宣
这次四川的洪灾,有暴雨洪水的直接原因,有自然地理和历史因素,也有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搞好水土保持,对防洪是有利的。但是,森林植被在汛期大暴雨的情况下,不能拦蓄住暴雨洪水,不能发挥控制性作用。不能认为今年的洪灾,主要是由于滥伐林木、破坏植被造成的。痛定思痛,深感治山治水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要全面总结经验教训,研究症结所在,开展综合治理。
今年四川洪水灾害带来的损失为什么那么大?是怎样造成的?我们到四川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说明,这次洪灾有多方面的因素,有暴雨洪水的直接原因,有自然地理和历史因素,也有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这次严重水灾的根本原因
今年7月12日至15日,由于西南涡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阻挡,加上西北冷空气侵袭的影响,在四川盆地的上空形成了大范围的降雨。雨区涉及135个县、市,暴雨主要在盆地底部的西北部,即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的中上游。暴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非常不利,三日雨量超过200毫米的有32个县,达3.8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有8个县雨量300毫米到400毫米。暴雨强度很大,三日雨量基本上集中在30个小时以内,如暴雨中心的广元县上寺雨量站,24小时降雨358毫米,6小时降雨239毫米,这样的强度在这个地区是比较罕见的。特别不利的是暴雨由西北向东南移动,基本上与几条大江的流向一致,致使当地暴雨与上游来的洪水相遭遇,加之6月底至7月上旬,这个地区已有40毫米至100毫米的降雨,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这就形成了迳流系数大,汇流时间短,洪峰水位高。暴雨后,上述几条大江的水位在三日内猛涨12米至25米多,各江水文控制站的洪峰水位都超过了建国以来或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几条大江同时暴发洪水,汇入长江后,洪峰叠加,造成长江干流上游也出现建国以来的最大洪水。如此罕见的洪水,在几条大江同时暴发,是造成这次严重水灾的根本原因。
洪灾发生在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及其支流和长江干流巴县以下的江道沿线。涪江、嘉陵江沿线灾情最为严重。这几条大江都在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并不是一片平原,盆地总面积20万平方公里,平原仅占7%,山区占41%,丘陵区占52%,基本上是山丘地区。素称“天府”,系指成都附近的平原,面积仅约6,000平方公里。由于地势较低,这些地方历史上经常遭受洪水袭击,许多县城场镇多次被洪水摧毁,多次修复、迁移或重建。合川县在清同治年间,四年内竟发了3次大水,都超过今年或与今年的洪水接近。今年除局部较高地点外,下半城全部被淹。但洪灾伤亡比历史记录小得多。至于沿江滩地及沙洲上的村庄、耕地,地势更低,都被洪水淹没。四川洪灾绝收耕地290多万亩,大多处在这种地理位置。
林业不能代替水利
近些年来,在“向江河要粮”、“改河造田”、“绿化河滩”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在江中任意垦殖,拦江造田,发展了许多耕地、桑园、村庄,修建了一些阻水的工程设施,尤其是沿江城镇任意向江滩扩展延伸。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错误做法,障碍了行水,缩小了河床断面,抬高了洪峰水位,也加重了洪灾。潼南县城本在涪江岸边山坡上,解放后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逐年向江边的金鸭坝扩展。这个坝解放初期本是一堆乱石滩,现已建设成潼南县城的重要部分,有四五层高的楼房及纵横街道。洪水过后,已成一片废墟。随着人口的迅速发展,这种与江河争地的现象日趋严重,以致出现与历史上相同规模的洪水,造成的灾害往往要比以往严重。
我们调查的几个县森林覆盖率一般小于5%,有的不到1%,同时有些地方陡坡开荒,顺坡耕作,造成了水土流失,对这次洪水也有影响。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生物效能。严禁滥伐林木,积极发展林业,制止陡坡开荒,搞好水土保持,对防洪是有利的;对减少水库和河道淤积,延长工程寿命,有积极作用。但是,森林植被在汛期大暴雨的情况下,不能拦蓄住暴雨洪水,不能发挥控制性作用。唐、宋、元、明、清时代,这一带森林植被比现代要好,那时人口稀少,滥伐林木、破坏植被的现象比现代要轻,但当时洪灾相当频繁和严重,足见植被对洪水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诚然,现在森林植被很差,滥砍乱伐现象严重,应当严禁滥伐林木,大力护林造林,禁止陡坡开荒,搞好水土保持。但林业代替不了水利,不能从今年洪灾得出主要是由于滥伐林木及植被破坏造成的结论。造成洪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河南1975年8月和河北1963年8月的洪水,都是我国解放以来的特大洪水,造成了严重灾害。但这两次洪灾所淹没的城市、场镇、企业没有四川今年多,这不是那里没有滥伐林木现象,或者森林植被比四川好,恰恰相反,两省灾区及其上游森林植被远远不如四川灾区。重要的是,两省灾区基本是平原,不象四川盆地城市、场镇集中在江道沿线,不可能集中受灾。造成洪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是单一的因素,不同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条件,有不同的灾情。只有全面地分析探讨,才能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岷江、沱江和嘉陵江流域面积达32万平方公里,雨量丰沛,降雨主要在汛期几个月,历史上洪灾就严重,但至今没有一处控制性工程。以往考虑灌溉多,考虑防洪不够。现已建成的黑龙潭、三岔、鲁班等大型水库,总库容仅约8亿立米,都是都江堰北灌区的引蓄灌溉水库。一旦发生洪水,几条大江都不能控制,这是一个弱点。西河上的升钟大型水库正在施工,今年削减西河洪峰流量已初见成效,减轻了西河下游灾害。但对嘉陵江的洪水仍不起控制作用。这几条江流经四川腹地,这里是四川经济、文化、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密集,解放以来修建了许多铁路、公路,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之一。这个地区怕伏旱,发展灌溉工程是必要的,但洪水的危害很严重,入川铁路因水害就经常停运。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社会财富愈积累愈多,如洪水得不到控制,造成的损失将愈来愈大。今年的洪灾,教训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了这样一个问题。
四川的洪水造成了严重损失。广大干部群众痛定思痛,深感治山治水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我们要全面总结经验教训,研究症结所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综合治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