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多象当年的老八路!”——记北京部队工兵某团在军事演习中遵纪爱民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28
第3版()
专栏:

“多象当年的老八路!”
——记北京部队工兵某团在军事演习中遵纪爱民的事迹
在华北某地举行的军事演习结束了。北京部队工兵某团就要离开演习地区返回驻地了。
消息传开,山村街头巷尾挤满了送行的群众,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有的热情话别,有的帮着装车,孩子们恋恋不舍,大娘们把细针密线纳出的鞋垫塞进战士的挎包,老大娘拉着战士的手说:“下次再来还住俺家”。老大爷望着渐渐远去的队伍,啧啧连声称赞:“这些后生真是好样的,多象当年的老八路!”
在短短的演习期间,这个团的干部、战士用自己遵纪爱民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村里人看到,战士们训练紧张,有点空闲不是拿起扫帚扫院,就是拿起扁担挑水,还帮着房东干活。街上没有闲逛聊天的兵,商店也很少看到他们去。到了晚上,除去站岗查哨的偶然在街头走过,好象村里就没有驻这样多部队。老乡们私下议论:“这个部队真规矩!”
战士们训练虽然很辛苦,但他们不忘做群众工作,宣传党的政策,宣传人民军队的宗旨,用学雷锋、做好事的行动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麦子熟了,部队帮助群众收割;麦捆分到家里,战士们又用手一颗颗把麦粒搓下来,帮着房东收藏好。遇到下雨房东不在家,战士们早把晾晒的麦子收回仓里,不让受到损失。
九连司务长和给养员的房东大嫂要回娘家,就把家务事托给他俩照料。过了半个月大嫂回来,看到羊和兔喂得很好,鸡没少一只,下的蛋都放得好好的。
驻地中学二年级学生傅平家在外地,暑假期间留校复习英语,学校暑期不办伙食,八连的同志知道后,就把他接到连队。从此,八连就有了一个“编外战士”,干部、战士吃什么,傅平就吃什么,有了病,军医给他看;过节时,战士分西瓜也有他一份。这个中学生在写给八连的感谢信里讲:“解放军叔叔对我的关心,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
有的家庭夫妻不和,干部战士主动去调解纠纷,促进家庭和睦。有的青少年说话不礼貌,对老人不尊重,战士们耐心说服,给他们讲道理。一个叫裴永录的青年社员说:“部队的同志真勤快,大街小巷经常扫得干干净净,部队精神振作,把我也给带动起来了”。七连三排房东李美老大爷对他的独生儿子说:“你看人家解放军多好,净给你说真心话,教你学好,你应该向他们学习。”老大爷对战士们和家里人一样亲热、信赖,外出时,就把房门上的钥匙交给三排战士。部队食堂买菜时,生产队就让炊事班自己去摘,自己过秤,算账付款。
工兵团战士们进到驻地时间不长,但已在广大群众中播下了军民友谊的种子。当部队撤离时,团党委又一次对部队进行了建军宗旨的教育。战士们临出发前,把街道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水缸挑得满满的,住房内部队安装的电线、灯泡开关、窗户上的塑料布和门帘等一律不拆除,并认真检查了群众纪律。部队撤离后,又派人携带机械返回村里,把全村的道路、中学的操场修得平平展展,电影组专门放了一场最受群众欢迎的电影《喜盈门》。新华社记者 燕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