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28
第8版()
专栏:

“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辨
孙永仁
于浩成同志为了论证“衣食足则知荣辱”就是今天“应该阐明”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引述了“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这句古话,并说它同“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古话一样,都是“唯物主义的常识”。我觉得对于这种“常识”,值得再作一点分辨。
于浩成同志所赞同的这两个“常识”,本身就是互相冲突的。如果说“饥寒起盗心”这半句话还可以附会“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话,那么“饱暖思淫欲”这半句话就无论如何也支持不了“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个命题。
“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确是存在的。但是,把它作为一种社会规律的概括,那就不能成立了。这是因为,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恰恰相反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现象。历史上那些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和革命大众就表现了这种精神风貌,并因而为人们所歌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就更普遍——那些鞠躬尽瘁的社会公仆,那些艰苦奋斗的普通群众,不是到处可见吗!
“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这种现象的存在恰恰说明,把道德水平同消费水平简单地、直接地联系起来,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揭示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归根到底是由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恩格斯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马恩选集》第3卷第133页)道德的营养物并不就是牛奶、面包、麻、布、丝、帛,而是人在社会中的实践,首先是人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实践。资产阶级是从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和竞争的经济活动中培育自己的道德观念的;无产阶级是从被资本家剥削和大生产的经济活动中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念的。《国际歌》即已表明,无产者虽然衣食不足,饥寒交迫,但不是不知荣辱,而是有自己崭新的荣辱观、道德观,这就是“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团结起来”,“夺回劳动果实”,“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剥削阶级正是把这些说成是“盗心”,那只是表明道德是有阶级性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道德意识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则要打上阶级的烙印。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者不懂得这一点,因而正如恩格斯所说,他们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即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者,而在社会政治道德观方面是唯心主义者。只着眼于“衣食足”,是不能唯物地解释社会历史现象的;必须抓住社会经济关系这个物质条件,才能唯物地解释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历史现象。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国家、有的人衣食足了却仍然不知荣辱的原因。这恐怕也是常识了。忘掉了这个常识,主观上想“唯物”,实际上很可能却是“唯心”的。
我们坚持生产方式决定道德意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正是从这一原理出发,我们坚信: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即使在目前物质生活水平低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况下,经过努力,也可以建立高出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精神文明。因为从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来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是高于任何资本主义的。对于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来说,这个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