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土改后太行山区面貌一新 大部农民存有余粮 衣着房屋逐渐翻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8-28
第2版()
专栏:

  土改后太行山区面貌一新 大部农民存有余粮 衣着房屋逐渐翻新
【新华社二十六日讯】本社特派记者李千峰报道:在历史上一向被称为“半年糠菜半年粮”的山西太行山区,经过了土地改革和初步的建设工作,广大乡村已改变了过去的贫苦面貌,千万个富裕的农民家庭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记者进入山区正值春末夏初的时候,一个农民指着村边的树木说:要是在土地改革以前,现在这时节树上的叶子早被吃光了。但现在在这个所谓青黄不接的季节吃糠咽菜的已经没有。平顺县川底村去年是个歉收的村庄,村上保存着十八石义仓粮,准备接济缺粮户,但粮食一直保存到新麦登场,一升粮食都没有借出去。许多农民用下面的谚语来赞美他们今天的伙食:“早晨金皇后(一种新推广起来的玉蜀黍),晌午一六九(一种品种优良的小麦)晚上玻璃秀(一种小米)。”这样一个食谱,在过去,在土地改革以前只有占乡村人口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可以享受得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贫农和中农简直是不敢想像的。近年以来太行山区虽然也曾遭受过轻重不同的旱灾和雹灾,但这正如一个人体一样,抵抗力强起来疾病是不容易把他袭倒的。今天太行山区农民节余粮食的现象已很普遍,平顺西沟村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小村,全村今春到夏收十八家余粮户余粮一百三十多石,其中有四户各在十石以上。
记者所到各处,看到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在自己心爱的土地上种植的树木已经绿荫成阵,早晨大队的牛羊牲口被牧童赶出村庄。牲口的增加在许多地方速率很高,平顺川底村在一九四六年土地改革以前尚只有四十九头牛驴,但四年后的今天已达八十九头。黎城县霍家窑情形更突出,这一个五十户人家的佃户村抗战前只有一头毛驴,但今天已经增加到三十二头。
许多翻身农民盖了新的房屋。潞城县魏家庄在一九四八年一年内有六十四户盖了新屋。一九四九年七十一户,今年上半年八十三户。该村共有一百三十四户居民。许多家庭在院子里积累了木料和砖瓦,准备在秋后农闲时大兴土木。各地的砖瓦匠和木匠现在遇到了千载未有的时机,工资在逐年提高,许多商贩也逐渐转向这一行业。
由于财富的增加,农民对于工业品的购买力正在逐年提高。仅洋布一项据潞城县合作社的统计,一九四八年尚只卖出了两千六百匹,一九四九年增加到五千一百二十匹,今年一月至六月,半年内即已达到六千余匹。许多农民在过去是三年两年穿不到一身新衣裳的,大多数的家庭全家老小伙盖一床棉被,但在土地改革完成、生产运动展开以后,他们的穿着和被褥已一年比一年充实起来。平顺县西沟村两个翻身农民在对话中说:“咱们过去都是一篓担就担完了的家当,如今一百石米也不卖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