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斯里兰卡政府采取措施缓和民族矛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29
第6版()
专栏:

斯里兰卡政府采取措施缓和民族矛盾
新华社科伦坡9月26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政报道:最近几个月来斯里兰卡政府为稳定政局,采取了一些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欢迎。
今年6月至8月中旬,斯里兰卡的僧伽罗族和泰米尔族之间发生了两次冲突事件。纵火、抢劫等暴力行动蔓延到全国十几个行政区和20多个城镇,使7人死亡、几十人受伤,给人民的财产和国家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斯里兰卡政府于8月17日宣布全国实行紧急状态和在少数地区实行宵禁,并向出事地区派遣陆、海、空三军维持社会治安。
自8月下旬以来,斯里兰卡政府同泰米尔联合解放阵线领导人举行了多次会谈,讨论了缓和民族冲突、解决民族矛盾的办法和途径。贾亚瓦德纳总统一再表示,政府愿意与“泰解阵”合作解决冲突。第二次会谈后,双方同意成立一个以总统为主席的高级委员会,进一步调解民族冲突的问题。政府还同该阵线达成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和解的协议。斯里兰卡内阁还作出决定,在各地农村成立治安自卫队,并对种植园的泰米尔工人采取保护性措施。政府领导人强调政府要保持“坚定和公正”,一再告诫执政党(统一国民党)议员不要卷入民族骚乱事件。执政党内部也进行了组织整顿,加强组织纪律性。
目前,除了个别地方仍有零星的纵火事件外,全国局势已基本稳定。因发生冲突而遭到严重破坏的大部分地区正在恢复生产。在首都科伦坡,除了关键部门和少数交通要道仍有武装军警值勤,夜间有军警巡逻外,再也看不到其他不正常的迹象。虽然全国紧急状态和新闻检查尚未取消,但人们、特别是泰米尔人的紧张情绪已开始松弛下来,民族冲突已暂时得到了缓和。
僧伽罗和泰米尔是斯里兰卡的两个主要民族,前者占全国人口的72%,后者占20%左右。由于种种原因,这两个民族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冲突。在殖民主义统治时期,殖民当局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利用两个民族之间的历史隔阂,实行“分而治之”政策,进一步加深了民族矛盾。斯里兰卡独立后,两民族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以致于在1958年和1977年发生了两次流血骚乱事件。
近年来,僧、泰两民族的不和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首先,“泰解阵”坚持主张建立“泰米尔独立国”。一些泰米尔青年组织公开鼓吹要以武力建立“独立国”。他们不断地挑起纠纷,加深了同僧伽罗人的矛盾。其次,泰米尔人主要聚居在国内的北部和东部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本来比较落后,近些年来泰米尔人的经济日益恶化,依靠种植一些农副产品为生的泰米尔农民濒于破产。他们对以僧伽罗人为主体的政府的不满情绪有所增长。此外,反政府势力利用民族矛盾,乘机制造混乱,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外国势力插手民族矛盾,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斯里兰卡僧、泰两族人民欢迎政府为恢复社会稳定所作的努力,并期待政府进一步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使僧泰两民族永久友好相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