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蚕乡秋色 著名的“柞蚕之乡”辽宁岫岩县,养蚕业蓬勃发展,呈现一片生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0-03
第2版()
专栏:通讯

蚕乡秋色
著名的“柞蚕之乡”辽宁岫岩县,养蚕业蓬勃发展,呈现一片生机
秋天,辽东山区的蚕乡岫岩县生机盎然。秋风掀动着茂密的柞丛,青枝绿叶间蠕动着一条条遍体透翠的柞蚕。蚕农们手持蚕剪,把蚕吃秃了叶子的枝丫连蚕一起剪下来,放到另一簇叶嫩枝密的柞丛旁,只见蚕一条跟着一条爬离秃枝,钻进茂叶之间……。岫岩,这个古老的“柞蚕之乡”,又呈现出绝迹了多年的特有秋色。
岫岩“八山、半水、分半田”,山山遍布尖叶柞、蒙古柞和辽东柞,气温和雨水条件都适宜发展柞蚕生产。这里已经有200多年的养蚕历史了。过去,柞蚕茧产量一直占辽宁省的20%,是我国著名的“柞蚕之乡”。
可是,前些年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全县柞蚕茧的年产量竟由解放初期的23万担跌到3,000多担。现在,岫岩柞蚕生产又复苏了:去年,全县柞蚕茧总产量达到28.2万担,创历史最高纪录。
岫岩柞蚕恢复发展得这么快,与专业承包的生产责任制是分不开的。
1977年,龙潭公社有个大队实行了蚕业“大包干”,把蚕场包给社员,当年收入20多万元,这个“三靠”队人均收入一下子提高到121元。县委立即把他们的“责任到人,全奖全罚”的柞蚕生产责任制,在全县推广。现在,哪里养蚕哪里“包”。不论走到哪家蚕场,棵棵柞树都经过精心剪枝,疏密相适,通风透光。前营公社木匠沟生产队有一块1,500亩的柞林,过去没专人管理,糟蹋得不象样子;去年包给23户蚕农后,平均每把收蚕茧14担,比过去增产一倍多。
蚕农们包了产,科学养蚕的劲头也起来了,主动找公社蚕业管理站,学先进技术,签订技术合同。幼蚕成活率提高了,生产成本下降了。科学养蚕的普及,带动了技术队伍的壮大。现在,全县每个社队都配备了自己的蚕业技术员,有力地促进了蚕业生产。
岫岩柞蚕恢复发展后,许多“三靠”队和社员富裕起来了。深居山沟里的太平岭生产队,过去穷得全县有名。去年,他们单养蚕一项收入每人就有200多元。大营子公社蚕农邵仲凯,过去连买酱醋的钱都没有,去年他包了47亩蚕场,获得了丰收,除向生产队交500元包金外,自己净挣1,410元。
柞蚕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丝绸业的兴旺提供了条件。一向吃不饱的岫岩丝绸厂复活了;不少社队利用完成交售任务后余下的蚕茧办起缫丝坊,直接加工蚕丝卖给国家,为集体增加了收入。
本报通讯员 富源
本报记者 陈宝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