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一个富有远见的指导思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0-03
第5版()
专栏: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一个富有远见的指导思想
仲仁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项重大的任务,这就是在各经济部门中的生产和交换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关系等方面,还要按照社会主义原则,逐步找寻比较适当的形式,以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完善起来,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富有远见的指导思想。我们现在已经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可以说正是为解决这样的任务而作出的重大努力。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个指导思想,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克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完全适合”的错误观点。这种“完全适合”论,曾在苏联和国际共运中流行多年。斯大林晚年时,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曾作过一些纠正,说这种“完全适合”并不是生产关系已与生产力不再有矛盾了。但他的这种纠正在理论上是不彻底的,甚至可以说有些自相矛盾。毛泽东提出需要逐步找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种适当的具体形式,正是由于他看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起来后,是同生产力的发展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并不是什么“完全适合”的。这就同“完全适合”论的错误划清了界限。这对于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次,它反对把社会主义制度凝固化,而把社会主义制度如实地看作是一个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它强调刚刚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还在许多方面处于不完善不成熟的状态,我们的任务就在于使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方面,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还很不完善,就从根本上否认社会主义制度早已建立了起来;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忽视了把社会主义制度从各方面逐步完善起来的必要性。
再次,它强调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全面确立起来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还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在生产、交换和分配等方面逐步找寻出比较适当的形式。这实际上告诫我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总结自己的经验,逐步创造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大家知道,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建立的一套生产关系的模式,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人们奉为唯一的样板,似乎社会主义只能有这样一个固定的模式,作法稍有不同,就有被斥为离经叛道的危险。这种习惯势力,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提出上述思想,对于进一步破除这种有害的偏见,起了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提出这一指导思想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但是,这一指导思想所提出的重要任务,即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模式,迄今还远未完成。尽管如此,令人庆幸的是,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终于找到了逐步完成这一任务的正确方向。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这是我们多年来正反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毛泽东的上述指导思想的丰富和补充。过去我们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但成效甚少,甚至带来了有害的后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变革脱离了生产力状况,不利于生产的发展。现在,我们已经清醒地看到,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而且在各地区各部门乃至各企业之间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又很不平衡,因此,在找寻适当的形式变革生产关系时,既不要再盲目追求“升级过渡”,也不要搞一刀切,而要牢牢掌握住《决议》所强调的精神,以是否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为这种变革是否正确的标准。
现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不过刚刚开始,成熟的经验还不多,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模式,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努力。但是,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只要我们在不断变革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经验,我们是一定能够把这项历史任务逐步完成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