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孙中山先生在新加坡的革命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0-09
第7版()
专栏:

孙中山先生在新加坡的革命活动
李兆乾
新加坡市郊处处鸟语花香,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椰林,一幢幢别墅掩映在绿树丛中。孙中山先生曾经在新加坡从事革命活动的故居,就座落在这十分宁静的郊区。
这个故居名叫晚晴园。园内碧草如茵,鲜花芬芳。中央有一个喷水池,水池后面是一个一米多高的石墩,上面安放着孙中山的铜像。孙中山的住所就在铜像的后面,那是一幢凸字形的二层楼房。
为了纪念孙中山在东南亚进行革命活动,1936年,新加坡华侨对这个住所修葺整新,定名为“孙逸仙别墅”,在这里展出了孙中山在东南亚从事革命活动的史料和遗物,对外开放,供人瞻仰。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新加坡被日军占领,孙中山故居曾遭日军蹂躏,室内的孙中山纪念品被毁殆尽。1965年,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拨款重修了孙中山故居,把它辟为中山纪念馆,于1966年重新开放。现在底层室内的墙壁和柱子上悬挂着孙中山的史料图片,但已无孙中山的遗物,只在玻璃柜中陈列着一些当地死难烈士的遗物。楼上是孙中山的办公室和卧室,挂着孙中山的半身画像和身穿军装的全身像,还陈放着一尊孙中山的半身塑像。现在这里为图书馆,存有许多孙中山的革命史料。据说近十多年来,已有许多学者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研究孙中山的革命史迹。
从1906年至1910年,孙中山先后7次来到新加坡,每次都居住在晚晴园,有时长达数月。孙中山在新加坡建立了同盟会新加坡分会,会址就设在晚晴园。他在新加坡期间,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到处讲演,向华侨宣传革命道理,指出革命的目的是为推翻君主专制的腐败清朝政府,摧毁一切陋俗弊政,以建设新的国家。孙中山还教导革命党人,无论做什么,都应按真理去做,这样即使牺牲了还留下荣誉。他主张对罪恶的和不仁不义的事,都应革除。他要求党人不要存心做大官,否则就会失去党员的真精神。
孙中山曾走遍东南亚各地,为起义筹募经费,支援国内蓬勃发展的武装斗争。他还写文章,揭露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主义路线。1908年,当新加坡革命党人与改良派进行激烈论战时,孙中山亲自组织同盟会重要成员黄兴、林时塽等人前来参加斗争。
孙中山还以“南洋小学生”的笔名在《中兴日报》发表文章,批判改良派。孙中山在东南亚各地建立了许多同盟会分会,创办了进步报刊《中兴日报》等,宣传革命主张。他还培养了大批革命党人,有力地支援了国内武装斗争。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后,许多革命党人回国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国临时政府的工作。
孙中山在新加坡的革命事迹,至今在东南亚国家的华侨中传颂。每逢孙中山的纪念日,这些国家的华侨纷纷前往新加坡瞻仰孙中山的故居。如今,晚晴园也已成为新加坡的重要名胜,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附图片)
孙中山在新加坡的故居——晚晴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