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车过雷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0-09
第8版()
专栏:

车过雷庄
东燕
以往乘火车旅行,对雷庄车站几乎从未留意过。自从读到李大钊同志在1917年5月写的《旅行日记》,方对这个夹于滦县与古冶之间的小站倍加注意起来。
雷庄车站是京山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然而,它在六十多年前竟引得我们的伟大革命先驱那样激动不已:“天将破晓,过雷庄,猛忆此为辛亥滦州革命失败之地,白亚雨先生、王金铭、施从云二队官及其他诸烈士,均于此地就义焉。余推窗北望,但见丘山起伏,晓雾迷蒙,山田叠翠,状若缀锦,更无何等遗迹之可凭吊者。他日崇德纪功,应于此处建一祠宇,或数铜像,以表彰之……”(《旅行日记》)情真语切,今日读之仍若观其景,如闻其声。
辛亥年滦州(今河北滦县)爆发的革命,在武昌起义掀起的巨澜中,也许只能算作一朵浪花,但它却放射出了无比璀璨的光华。从永平秋操前,被称为“士官三杰”的吴禄贞、张绍曾、蓝天蔚三位新军将领,密谋假仗真打,借军事演习之机歼灭皇家禁卫军,进而攻取京师;到张绍曾将军拥一师劲旅虎踞滦州,扣截西运军火列车,起草立宪十二条迫使清朝皇廷颁布,足够令满清的王公大臣胆寒心惊、惧之万分的了。最后终有三营新军官兵举起义旗,宣布滦州独立,成立了北方革命军政府。尽管这个军政府只存在了两天,却在辛亥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滦州起义部队是在乘火车西进天津途中,在雷庄车站遭遇埋伏的。经过一夜激战,由于寡不敌众,绝大多数官兵战死沙场。起义的领导者、组织者,北方革命军政府都督王金铭和总司令施从云就义时,神态从容,谈笑自若;革命军参谋长白亚雨(“亚”亦写作“雅”)当时并未战死雷庄,是冲出重围后在古冶车站被捕遇害的。白亚雨是李大钊正在就读的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史地教员,为李大钊同志很崇敬的革命党人。临刑前,他气宇轩昂,视死如归,慷慨高歌共和大好,表现了对革命必定成功的坚定信念。
值得告慰这些英魂的是,在他们以身殉国一个多月后,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永远结束了。
岁月流逝,而今车过雷庄,当年先烈洒血捐躯的刑场已是工厂林立,新舍群群,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残暴败象早已不见了踪影。今天,在重振中华的壮歌声中,牺牲在清王朝最后几颗枪弹下的这几位革命英雄是可以笑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