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访秋瑾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0-10
第5版()
专栏:

访秋瑾墓
韩少华
西子湖边,多历代名人墓。那栖霞岭口的岳飞墓,三台山麓的于谦墓,南屏荔子峰下的张苍水墓,西泠桥畔的秋瑾墓……小时候是都曾造访了的。说到印象,最深的当是岳墓——殿堂碑冢虽荒凉了,气度却毕竟不凡。至于秋瑾墓,只记得仿佛是座六角亭模样的,碑表立于亭中,亭基印着苍苔,半没于凄迷的蒿莱间……
其后,关于秋瑾,知道了些她做为民主革命先驱者之一的事迹,也读了她的“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豪语。于是,深悔当初在烈士墓前,竟不曾虔心瞻仰。
后来听说,岳坟和秋墓,都由人民政府修缮得风貌一新;连苏小小,也不因其沦落风尘而遭鄙弃——她那墓边,花木扶疏,洁雅可人。这些消息,曾触动我再游西湖的兴头。进入六十年代后期,风闻岳坟被毁时,我的痛惜多于惊诧。但念及秋墓,总以为它会无恙的,因为,秋瑾毕竟属“人民英雄”之列,且有天安门前纪念碑上铭刻着的金字碑文为据……
可是,内乱初定,当我又来到西子湖滨,寻访那座六角墓亭的时候,我,茫然了。
那是个艳阳朗照的午后。杭州饭店正炫然于湖光山色间。而脚边这片供宾客们游赏的草坪,就是我记忆中的秋墓所在地。可那墓亭,碑表,连同墓前石祭案,都已荡然无存……
傍晚,落了阵细雨。我怅怅地来到湖滨路,进了一家小餐馆,边避雨,边尝着湖州千章包。忽见同桌一位老者,正笑眯眯望着我。闲谈中,我不免把日间访秋墓而不得的情形向老人提及了。
老人听了,轻轻放下汤匙,喟然长叹,缓缓地说:“慕鉴湖女侠的英名而来此地的,这些年里,极少了……她的墓么,一夜之间,平掉了;灵柩也草草弄到了鸡笼山,离‘双峰插云’御碑亭址不远的一片林子后面去了……”
刚说到这里,忽听店门口有人娇生生地喊了声“阿爷”。哦,一个小女孩,六七岁模样,匆匆向老人说了几句本地土话。老人起身对我歉然一笑,说:“请慢慢用,家里有点小事,去去就来的……”
次日大早,我按照老人的指点,去鸡笼山寻觅烈士移葬处。过洪春桥址,穿九里松,登上了鸡笼山侧的小丘。就在我踌躇不前的时候,觉得背后有人轻轻拍我的肩头。一转身,竟是昨晚偶遇的那位老者。不远处,还跟着他那个小孙女。
“对你同志不起,”老人陪笑说,“我不该只说一半话就告辞的。等我赶回到餐桌边,你已经走了。”
我迷惑了,只好恭听着。
“秋姑的灵柩确实迁到这里来过,可是不久,又掘出来,弄走了……我那半句话打发你到了这里,我是理当陪你走一趟的;况且,我还是秋姑的同乡……”说罢,老人领上小孙女,径自在前边带路。
山,渐渐深了。小路曲曲折折,被野草遮掩得似有若无。林荫浓了,竹影重了,野雾滞留在涧底。一路很有些冷翠袭人的情味。
老人止步了。面前一片荒芜,掩映着半垄荒坟。望着坟边几朵蓝幽幽的野花,老人喃喃地叙述起来:
“我外祖家,久居绍兴。大姨妈嫁到南门,同秋姑的母家住邻居。秋姑婚姻不如意。只爱读书写字。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她正在京里。三年后,她送两个小囝到绍兴,住了些日子。见了邻居,虽在把手寒温的时候,也还是愁容不解的模样。人们都说她心胸大,绝不是等闲女子。果然,不多久就别子抛家,出洋留学,参加了革命党……丁未年六月初六,在绍兴古轩亭口就义。当时我大姨夫正在轩亭口一家酒楼上做伙计,他亲眼看见秋姑她穿着白布衫,玄纱长裤,黑皮鞋……她面不改色,把一腔子热血就……”
沉默片时,老人缓缓昂起头,朗声吟诵着:
“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我呢,只叹道:“不来西湖,我怎能想到……”
老人面对那片荒芜,却释然了:“这身后的事,秋姑原也看得很淡;她的《绝命词》里就有‘不须三尺孤坟’的话。只是曾对挚友说过,自己素仰岳武穆,身后如能有幸埋骨于岳坟近处,就于愿足矣。就义后,因她的‘罪名’是‘谋反朝廷’——秋姑曾据守绍兴大通学堂,面对来搜捕的官兵,手持‘六轮子’,鸣枪抗争到最后……听说,这案子连刚到颐和园避暑的慈禧都惊动了。按《大清律》,家属会遭株连的,所以族中一时无人敢收殓遗体。
“多亏秋姑两位好友徐自华和吴芝瑛,借助‘同善堂’的慈善机构名义,出面收殓了尸体,还多亏当地凤林寺一位老住持僧,因崇敬烈士风骨,捐庙产将她安葬在岳坟附近。移灵那天,杭州城万人送殡。
“后来,烈士的同志们在她的墓旁办起了‘秋社’。论时事,写诗文,祭奠先烈,往往义愤填膺,悲歌扼腕。小小庭院,成了朝廷的眼中钉,几次想把它除掉,又怕激起民变,才暗中促秋姑长兄暂且迁柩于绍兴,随后又由秋姑夫家把棺木运回湖南,与其夫合葬……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又由徐、吴两位好友操持,将烈士灵柩迁回西泠故穴。”
空山寂寂。我正不知怎样告别这圹底忠骨的时候,老人的小孙女跑来,怀里抱着好多鲜花。那些不知名的花朵,引得老人眼睛一亮,立即把它献给了烈士坟上。猛地,我想起鲁迅先生名作《药》里凛然就义的“夏瑜”那个隐喻“秋瑾”的命名;也想起先生所自述的“在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了一个花环”——那仿佛蕴含着希望的命意……
告别那祖孙俩,至今又几度春秋了。日前,偶然读到一条题为《秋瑾雕像自京运往杭州》的消息,其中说:
我国近代巾帼英雄秋瑾烈士的陵墓,
原建于1912年,但在十年内乱期间被毁。
8月27日,新的陵墓在杭州西子湖畔著名
风景区西泠桥东堍动工重建……
哦,当那尊素洁的汉白玉的烈士雕像到达西子湖边的时候,当烈士的陵墓又如她生前所愿那样,重新建立在岳坟近处的时候,我想,那位曾与我邂逅于湖畔、又同行于山中的老人家,该会领着他的小孙女,过断桥,经西泠,给烈士墓前再献上一束新鲜的花朵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