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黄花碧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0-10
第8版()
专栏:

黄花碧血
祝平
一到广州,我就想到黄花岗。尽管我不是第一次去了,我还是想到那儿去。因为,在那树木葱茏的高岗上,矗立着一方青石凿成的记功碑,上面镌刻着七十二位烈士的名字,其中,有十九位是福建省籍的。七十年前,他们怀着一腔热血,从日本、从福建日夜兼程奔赴广州,参加了震撼中国,为缔造共和催生的广州起义,把他们的青春、头颅奉献给祖国的壮丽河山。而他们的碧血和忠骨,今天又都化为南粤大地的花和土。
下飞机时已过午。到黄花岗,则是落日时分了。我伫立碑前,摩挲着碑石,逐一辨认烈士们的姓名,其中,一个是陈可钧,他是福建人。在日本留学时期,他就曾自誓:“大丈夫当为国横尸战场。忠于一姓者,不足效也。”尔后,1911年春,他离开日本归国。4月27日攻打两广总督府,他冲杀在前,屡中敌弹,力尽被执,死义时年方二十四岁。还有一个林觉民,也是福建人,起义前夕,他写给爱妻的一纸《绝笔书》,其爱国忧民之情,感人肺腑,今日读之,热泪仍然会汩汩而下。
在记功碑上,我继续摸索寻找,又找见了林尹民,他是林觉民的族弟。广州起义之前,1907年的成都起义,1908年的河口起义,1909年的广安起义都失败了,林尹民毫不气馁,毅然鼓励同志:“革命一次不成功,第二次再努力,就是十次失败了,还有百次、千次、一万次,总有一次是成功的。就是我们亲眼看不见革命成功,也不算遗憾。”寥寥数语,淋漓痛快,把革命党人意志百折不挠,信念至死不渝的性格和襟怀,都说了出来。
在福建省籍的烈士中,还有陈更新、冯超骧。陈更新在奔赴广州途中,念及娇妻幼子今后无人抚养,不禁凄然泪下,但念及祖国同胞,又破涕为笑,奋然跃起,语周围同志:“大丈夫临事,视死如归,怎么能顾此虑彼?只要全国同胞能受感动,我虽死,神州必有光明之日。”而冯超骧,广州起义前正在家中侍奉病重的老父,友人劝他不必参加起义了,他还是执意要去,说:“国事公也,家事私也,吾爱父之心,何尝不百倍于常人?顾此时,吾宁受负父之大罪,不能失此千载一机,而终为亡国奴也。”真是壮怀激烈,大义凛然。
我久久徘徊于记功碑前,不觉夜色深沉,秋虫四起。我不得不最后一次抚摸了那光洁的碑石,怀着一颗不能平静的心,走出陵园,心头不由蓦地一阵激荡:从结束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缔造共和,到建立人民共和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过去了七十年。为了追求今天,无数先烈前赴后继。英灵永在,浩气长存,那么,黄花岗上那烈士们为拯救中华而洒下的碧血,也应该化为今天我们振兴中华的信念和力量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