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北京电冰箱厂聘请经济专家当顾问 改进了企业管理,经济效果显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0-14
第2版()
专栏:

北京电冰箱厂聘请经济专家当顾问
改进了企业管理,经济效果显著
据新华社北京电 据《经济参考》报道:北京电冰箱厂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宣三等四位经济学家当顾问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了很大改进,经济效果显著。
一年多来,这家工厂生产的“雪花牌”电冰箱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出厂价格相应降低,质量也居全国同类产品的首位。工厂利润也连年上升,去年比前年增加45万元。今年预计至少可比去年再增加15万元。
北京电冰箱厂是五十年代初由十几家手工业作坊合并建成的,1956年开始生产。1970年建立自动化流水作业线,奠定了大批量生产的基础。但企业管理仍然是手工业方式,所以产品成本高,售价贵。但当时的生产计划由国家下达,产品由国家包销,不愁没有销路。从1980年起国家不再定购包销,要他们将产品直接进入市场。当时市场上冰箱销不动,“雪花牌”电冰箱每台降价100元,购买者仍然有限。
这时,他们便请了四位各有专长的经济学家当顾问,这些专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宣三和研究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陈元,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所研究人员周子康,研究控制论和自然辩证法的金观涛。轻工业部办公厅的宋克荒也参加了这个顾问小组。工厂也成立企业管理小组,厂长李书桂兼任组长。专家进厂后,首先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同工厂干部一起,从国家、企业、职工、消费者四个方面,研究制定经营管理的决策。
专家们认为,从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来看,电冰箱还属于贵重商品,要使过去主要由集团购买的电冰箱转入家庭购买,目前正确的经营决策,不应当是把提高产量放在首位,而应当是从降低成本入手,来降低销售价格,以适应我国的购买力水平。
他们分析了电冰箱的成本构成,发现材料费占80%,而几十种材料中,铝复合板、高强度塑料等四种主要材料又占材料费中的70%。材料成本可以降到什么程度?哪些材料应当节约,哪个车间和工序要承担起责任来?专家们用“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原理,计算出理想指标。
周子康用“数学投入产出法”帮助工厂设计厂内价格,并且画了一张大的“树型图”,把全厂每道工序所用的材料费用都标在图纸上,使各车间、各工序的职工都了解厂内每个电冰箱的材料、在制品和最终产品的价格。工人们以主人翁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千方百计节省材料,降低废品率。结果,第一个月就节约总成本费6万元。到年底,不仅每台电冰箱成本降低20元,还为国家节约流动资金55万元。
根据专家们的建议,工厂还对销售工作加强了领导。他们对集体成批购买的单位给予优惠价格,并对现金不够的顾客采取分期付款办法。这样做,每一台电冰箱赚的钱虽然少了一点,但销售量增加,资金周转加快,生产不断扩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