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不寻常的访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0-17
第6版()
专栏:东京通讯

不寻常的访问
本报记者 陈泊微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应日本巴勒斯坦友好议员联盟邀请,10月12日至14日在日本进行了3天访问。访问期间,铃木首相和园田外相同他进行了会谈,自民党、社会党等6个政党的领导人和经济界头面人物也分别同他进行了会晤和恳谈。这是一次颇不寻常的访问。他来日时和离日时,从机场到下榻的饭店,日本两次出动了6,000名警察进行保卫工作。日本报纸说,这与接待美国总统的“警备体制”几乎一样。
在双方会谈中,铃木首相重申日本支持联大关于巴勒斯坦问题两个决议的立场,并复述过去日本领导人说过的话:“(承认)巴勒斯坦人的自决权”。铃木还评价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的“有影响的组织”,但仍未承认它是“唯一合法组织”,这表明日本政府对待这个尖锐问题态度极为审慎。
阿拉法特在东京说,日本邀请他访问,是“对我们巴勒斯坦的伟大支持”。他认为这次访问很成功。他在讲话和会谈中,一再强调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他在同园田外相会谈中明确表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赞同沙特阿拉伯王储法赫德关于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建议。这个建议承认中东地区所有国家的“和平生存权”,因此阿拉法特的这个发言引起了普遍的注意。日本舆论以及某些官方人士认为,他的发言是“灵活的”。
可以看出,日本政府领导人和阿拉法特主席的发言之间存在着差距。这一点不奇怪。值得注意的倒是,这次接待虽说由日本巴勒斯坦友好议员联盟出面,但归根结底,体现了日本政府的意图。在西方国家中,日本敢于第一个邀请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最高领导人到东京访问,表明日本对中东地区的重视和日本外交上的主动性。
本来在一个长时期内,中东地区并没有进入日本外交界的视野。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的“石油危机”,惊醒了日本人。自那以后,被称为具有“浓厚石油味”(在日语中,这几个词的读法同“乞求石油”完全相同)的中东外交活跃起来了。日本的石油既然大部分来自中东,对于中东的和平与安定,日本不能不十分关注。这就不可能回避巴勒斯坦问题。日本也明白,要同中东国家搞好关系,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就不能完全站在美国和以色列一边,而应向阿拉伯国家靠拢。这样就有了近几年来一系列的外交尝试和变化。1973年11月,二阶堂内阁官房长官发表承认巴勒斯坦人正当权利的谈话。1976年4月,执政的自民党接待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成员来日本访问。1977年2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东京建立办事处。1979年12月,大平首相正式宣布日本支持巴勒斯坦人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利。1980年12月,日本巴勒斯坦友好议员联盟会长木村俊夫访问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邀请阿拉法特访日。日本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外交,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向前迈的。
在西方国家中,日本首先发展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关系,是需要勇气的。这说明,日本在外交上决心表现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试图在中东问题上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