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常虑国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0-23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常虑国家
肖丁
有人在水龙头下洗一双筷子,竟大开开关,见者多了一句嘴:“开小点好!”得到的回答是:“水费我们出。”有人把未烧尽的“煤渣”提出去倒,路遇者说了声可惜,掷来的话却是“不要你家钱买”。
不珍惜“自家”犹可,总该珍惜“国家”吧!住在城市的人,应该想到水和煤都来之不易。有人说,煤到城里不是用火车运来的,是用工人的汗水漂来的,真是不假。水,在北京更是宝贵。这不仅因为水也是艰辛劳动的成果,还因为北京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吃水的人总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采水的人可在大发其愁呢!烧煤花钱,用水花钱,多烧多用多花钱,对每家每户来说是合理的,但随意“白流”、“白倒”,却会给国家增加负担,况且,四化建设中急需用煤、用水的地方很多啊!
这里,我不禁想起董老的一些事迹:董老一生处处珍惜财物,东西到了没法再穿、再用了,也舍不得扔掉。他爱写字,天天坚持,毛笔头掉了,就用院子里桃树分泌出来的桃胶粘上,用线再缠缠,继续用。女儿说,一支笔值几个钱,何必费那个劲?他回答说:“一支笔也是社会财富。”
“常虑国家”,这是多么值得提倡的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