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出行”与“出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0-27
第3版()
专栏:杂谈

“出行”与“出洋”
江涛
前个时期,某些部门出现一股“出洋热”。只要在工艺、技术、设备上缺一样东西,首先想的是到外国去找。当然,确有不少同志从国外引进了好多有用的东西,解决了国内的一些问题。然而,飘洋过海兜一趟,两手空空而回的,也不乏其人。
果真一定要出洋,才能学到先进技术么?前两年,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某建委系统引进了一项“地下联系墙”的先进技术。应用这项技术,可以在两幢高楼中间再盖一幢更高的楼房,而对两旁的楼房没有影响。这个方法在建筑系统使用后,效果很好。交通系统也推广这种方法,节省几十万元。消息传到水电系统,他们说:“这项技术我们早在1958年就引进了。”这件事,既不能责怪建委、交通系统对新技术学得太迟,也不能说水电系统对新技术宣传不力,问题出在系统与系统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缺少互通情报的制度和方法。
管理体制上的阻隔,是那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生产状态的反映。这种局面使得一些同志的眼光囿于一隅,思路陷于一角,眼睛不亮,耳朵不灵,以为本行业没有的科学技术,国内也没有,只有依靠外国。事实并不如此。尽管我国总的技术水平不如某些先进国家,但我们还是有不少先进技术,有许多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适用技术。只不过被行业的山峦阻隔着,彼此不相知罢了。现在,武汉市科委等领导部门做了一件大好事,他们举办科技交易会,把隔在行业间的山挖开了,人们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走出自己的行业,真好象出了一趟洋一样啊!
国内确实急需而又没有的东西,当然可以到国外引进。但更有效的办法,还是打破行业间的界限,来个互通有无,既可以学到新东西,又能节省外汇。如果各省各市,各行各业,都齐心合力沟通行业之间的联系,那么,我国的科技事业和经济事业,必将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