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吴老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0-27
第8版()
专栏:连载

吴老的故事
王宗柏
鞠躬尽瘁
吴老在1960年写过两首《自励诗》,其中一首写道:“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东风得势,时代更新。趁此时机,奋勇前进。”这不仅是吴老的自我勉励,也是他的自我写照。全国解放后,他虽已年近古稀,但仍然壮心不已,除了兢兢业业地从事党的教育工作外,还积极推动文字改革工作。
全国解放后,他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认为汉字改革应该走拉丁化拼音的道路。首先就要制订一个拼音方案,利用它给汉字注音和正音,帮助识字和推广普通话,使人民养成拼音习惯。寒暑交替,几年辛苦,《汉语拼音方案》终于制定了,并且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和推行,吴老欣喜地说:“《汉语拼音方案》是六十年来前人经验的总结。”为了推行方案,吴老不顾年老体弱,几乎跑遍了祖国大地。1958年10月,他到东北视察。当时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黄火青同志力劝他不要远行。他执意亲自到距沈阳较远的开原等县去,还顶风冒雪深入哈尔滨郊区公社,与正在地头田间劳动的社员交谈,了解他们学习拼音字母的情况。1959年盛夏,他回到四川视察。1960年春,他又风尘仆仆到山西省推广注音识字的先进县——万荣县视察,亲自测验县委机关的干部,见成绩很好,他十分高兴,又跑了许多学校和公社,帮助他们总结经验,组织推广。回京后,又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了汇报。
吴老为革命做了大量工作,然而他的个人生活,却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简朴。他平时淡食,少嗜好,不吸烟,不喝酒,少喝茶。他每餐只有两三碟小菜,一碗汤。他衣着朴素,除外出或外事活动外,一回家就穿布衣布鞋,而且补了又补。有一次,他的儿媳看到他的围巾太破了,给他买了一条新的,他还批评说:那一条还能用嘛!直到他逝世前,还用着南昌起义后保留下来的一只皮箱和一条军毯,还常穿在欧洲作国际宣传工作时的一件呢子大衣和延安时代的粗布制服、老羊皮袄。他克己奉公,从不违反供给规定,而且在国家经济暂时困难时期,自动把已发给他的人民代表每月50元的工作费和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每月100元的科研费,全部交回公家,坚决要求以后停发。他生前写过许多文章,常常是许多报刊同时登出或转载,都给他寄稿费来,他坚持只收来约稿的或他投稿的那一份,其他的都退回。留下的那一份,他也交给帮助起草的同志。
他对自己是这样地克己,对同志和亲友的困难则慷慨相助。当他视察北京郊区永丰公社永丰大队时,知道他们因缺乏资金买抽水机,灌溉困难时,他回来后就请人买了一台水泵用汽车送去。类似这样的事是举不胜举的。
吴老的一生,正象毛主席所说:“一辈子做好事”,“我们要学习他的这方面的好处,但特别要学习他对于革命的坚持性。”让我们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奋勇前进吧! (全文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