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关于农民平均主义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03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关于农民平均主义问题
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于10月6日至12日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
本届年会讨论会的主题是农民战争与封建经济。与会者在平均主义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平均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大多数同志认为,中国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是从北宋开始发展起来的,明显地表现在“均贫富、等贵贱”这一口号中。在此以前,缺乏明确的记载。在这一点上,意见比较一致。分歧在于,为什么从北宋开始,平均主义才发展起来?
有的同志认为“均贫富、等贵贱”思想的产生,首先是由于宋代土地占有极大的不平均。其次是因为封建租佃制发展了,人身依附关系削弱了。客户不仅可以脱离主户而独立,而且可以上升为主户。
另一些同志则认为,“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并不能算作平均主义,而是平等思想。它来源于原始道教,张角的太平教就有这种民主思想。
  平均主义口号的经济内容
有的同志认为,“均贫富、等贵贱”的内容不仅是要求把地主浮财和官库银钱拿来平分,而且要求平分地主土地。
另一部分与会者反对这种意见。他们认为,说“均贫富”的中心内容是平分地主土地,缺乏史实根据。两宋三百多年间在南方数省可以找到几条有关农民夺取地主土地或占据荒地的记载,但不能据此断言农民夺取地主土地是一种普遍现象。支持这一观点的同志还认为,宋代赋役异常沉重,迫使小农视“益田畴”为畏途。因此,宋代农民的切肤之痛是赋役问题,这也是王小波、李顺、方腊、钟相、杨么起义的直接原因。
赞成这一观点的同志还以明末为例说,即使是李自成的“均田”口号,也很难解释成平分土地。在当时,“均田”一词有三个含义,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指平分土地,李自成起义军在实际行动中也没有搞过平分土地,而是注意一再宣传“免粮”的主张。把平分地主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提出来,或作为一个行动纲领提出来,是单纯农民战争不可能做到的。即使是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也不是一个动员农民平分地主土地的纲领。
还有一部分同志认为,农民平均主义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割富济贫”,从黄巢、李顺到李自成都未超出这一性质;二是幻想造成清一色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平均主义在历史上的作用
平均主义思想在农民战争中发生过重要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与会者在这一点上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如何具体分析平均主义在农民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则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有些同志说,平均主义口号曾经鼓舞广大农民群众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进行斗争,它激发了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持相反意见的同志则认为,这样的评价言过其实,因为从黄巢到李自成都没有认真地宣传过平均主义口号。即使是把平均主义发展到高峰的《天朝田亩制度》,也没有在社会上宣传过。一个不曾在群众中广泛流行的口号,不可能对群众起那么大的“鼓舞”“激发”作用。
有的同志主张应根据农民起义处于不同的时期,具体分析平均主义的作用。在发动群众的初期阶段,平均主义能起积极作用,但形成高潮以后就是消极的甚至是反动的了。有的同志主张要具体分析平均主义是在什么范围里实行,如果只在军队中实行,如太平军中的“圣库”制度,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不直接影响社会生产、交换和分配,与劳动报酬没有联系,不是分配领域里的平均主义,只是一种军需供应制度,因而可以完全肯定。至于把它推广到社会上去那就错了,如太平天国在南京城里搞的那一套,以及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所设想的那一套。持同样观点的同志还认为,平均主义从反封建剥削和压迫这一点上看,是进步的,应该肯定;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不仅是行不通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如果平分一切财产,连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财产都要拿来平分,这就是荒谬的了。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例子证明反对封建等级制或封建特权是以平均主义为思想武器而取得成功的,平均主义不可能战胜封建主义。
(石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