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赞淮剧小戏《打碗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04
第5版()
专栏:

  赞淮剧小戏《打碗记》
勤耕 陆明
淮剧《打碗记》是根据民间传统的“打碗劝婆”的故事加工提炼而成,情节并不复杂:风雪交加的寒冬,备受大儿媳孙如意和二儿陈小寒虐待的双目失明的陈奶奶饮恨投河,幸被刚过门但不认识婆奶奶的孙媳妇白玲救起。品格高而又聪敏的白玲,授意外婆孙奶奶打破了陈奶奶多年使用的粗花碗,现身说法教育了婆婆孙如意,也感动了二叔陈小寒。
这出戏反映的生活内容,在社会上具有普遍性。本来,赡养老人是应有的社会道德,也是每个家庭都要遇到的。然而,不同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态度。今天,封建的“三纲五常”当然应该废弃了,但如何发扬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如何扭转被林彪、江青一伙败坏了的社会风气,是人们共同关心的课题。在家庭关系中,“二十年媳妇二十年婆”,肆意虐待媳妇的“恶婆婆”固为人们不齿;而不愿赡养老人、侍奉长辈,刻毒、忤逆的子孙同 样被人们指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儿媳刚过门就闹分家,有的把老人当“包袱”推来推去,巴不得他们“早日到火葬场去登记”。一些老人忍气吞声,有的以死来表示最后的抗议。剧作者怀着对被虐待的老人的无限同情,和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的责任感,从家庭这个社会的最小的细胞写起,“刺过讥失,劝恶扬善”,“让丑行照一照镜子”,确实切中时弊。
这出戏江苏省淮剧团已演300多场,几乎场场满座。有些农民不远几十里赶去看戏,有的家长买几十张票动员全家和亲属到剧场接受教育。不少平时不孝父母、不敬公婆的儿媳,看到孙如意的行为受到谴责时,惭愧地低下了头。
这出被人们喻为“活教材”的现代小戏,艺术上也颇具特色。它矛盾集中、结构严谨,围绕着“拿碗——哭碗——打碗”,有层次地展开矛盾冲突,随着冲突的加强,悲剧气氛和喜剧气氛浑为一体,以悲衬喜。后半段,作者运用幽默夸张的笔调,让观众在笑声中受到精神上的陶冶:孙如意和陈小寒的相互指责,是人物丑恶灵魂的自我暴露,一个对婆婆“扣了又扣!”一个对母亲“算了又算!”撕下了“孝顺”的外衣,露出了忤逆的面目。“两个都是忤逆子,青砖红砖一道坯。”观众对他们报以轻蔑的一笑。小白玲有智有谋,表面站在孙如意一边,在旁推波助澜。“打碗劝婆”,人们对小白玲又报以赞许的笑声。最后,全剧在人们满意的笑声中告终。大团圆的结局又向人们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完全可以克服这些缺点,精神文明之花必将盛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