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林业水利要结合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07
第2版()
专栏:

  林业水利要结合发展
影响江河洪水的因素可分为三大类:气候因素、自然地理因素及人类活动因素。气候因素中的暴雨因素是形成洪水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因素。现在,人们还无法控制暴雨,但人们却能掌握和利用气象、水文的自然规律,对暴雨和洪水作出预报,采取预防措施,减轻洪水危害。今年7月四川发生暴雨洪水,气象、水文部门作出了准确预报,为这次抗洪斗争做出了显著成绩。因此,加强水文、气象的科学研究工作,逐步增加实测站的观测力量,对今后的抗洪斗争会起重要作用。
流域的自然地理因素可概括为流域的大小,地形,土壤岩石及地质构造,河道特性,植被状况等。前几个因素对于一个特定的流域是变化不大的,植被则是随着人类活动变化剧烈。从古至今,总趋势是植被越来越少。由于森林植被破坏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造成气候恶化,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衰退,抗御旱涝和风沙灾害能力减弱。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不准乱砍滥伐林木,采取了封山育林,调整采伐指标,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等措施,并大力号召植树造林。仅就暴雨洪水而言,根据多数实验得知,良好的森林可以吸收相当于森林本身5倍的土地上的雨水,在山区大力营造经济林,丘陵区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阻止地表水,增加下渗,这等于修建了许许多多小水库,对暴雨洪水起到一定的削减洪峰,调节径流的作用。四川今年7 月中旬的暴雨主要分布在少林的农业区,造成的灾害就特别严重。
从历史上的洪水情况来看,在森林植被比较好的时期,也曾发生过多次比今年四川洪水更大或相当的洪水。这说明森林植被调蓄洪水的能力是有限度的。要有效的控制洪水,修建水利工程是完全必要的。水库还可以抗御经常发生的干旱,解决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问题。但是,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从规划设计到建成,需要几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在大江大河上兴修水库,要首先解决好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要减少水库淤积,必须控制水库上游的水土流失,在流域内大力营林,种草,保护好原有林。黄河三门峡水库,没有妥善解决泥沙淤积问题就修建,建成后不能发挥设计效益,造成了资财的巨大浪费;山东一系列水库的淤积,成为不治之症,就是前车之鉴。四川的泥沙问题也日趋严重。我们分析了控制沱江流域的李家湾水文站的资料,沱江流域1958年到1966年的7、8、9三个月的平均含沙量比1958年前增加了16.7%,这三个月的泥沙量增加了186万吨。水库淤积也十分严重。万县地区云阳小江电站水库,库容7,200万立方米,五年淤积三分之一。不解决泥沙问题,大型水库也不敢轻易修建,岷江鱼嘴水利工程就是一例。
中央关于保护森林植被,大力植树造林的指示,抓住了生态平衡链中最薄弱的环节,无论从当前和长远来看,都是首要战略之举。大力发展林业是当务之急。
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上,应首先搞好现有工程的管理和维护,特别是病害工程及河道的整治,提高其抗洪能力。从历史上看,连续的大水年是常有的。例如,据不完全统计,四川从1900年到1981年的81年间,连续两年以上发生大范围洪水就达9次,其中1945年到1949年连续五年发生大洪水。所以,对防洪工程的整治,也要抓紧进行,决不可事过便忘,掉以轻心。同时,应做好大、中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为今后修建做准备。
实行当前实际与长远规划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与搞好现行水利工程整治相结合,是较长时间内战胜洪灾切实可行的途径。
四川省水利水电设计院水文工程师 刘锡成
清华大学泥沙运动力学专业研究生 张仁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