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勇敢的探索——龚锦涵和潜水医学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08
第3版()
专栏:献身四化的人

勇敢的探索
——龚锦涵和潜水医学研究
1978年,西方国家的一位潜水医学博士,向中国考察团介绍了一般潜水医学常识后,说:“今天就讲这些,其他的,等我得了诺贝尔奖金后再发表。”可是,他又按捺不住内心的自豪,继续说:“我们经常收治从欧洲及非洲直接送来的减压病人,每年大概十来例,你们呢?”中国考察团的科学家心里明白,这个国家的潜水医学在世界上比较先进,在博士眼里,中国的潜水医学根本排不上号。他简单地向博士介绍了中国治疗减压病的情况。听着,听着,这位博士坐不住了,他激动地拿出名片签名送给中国科学家;并多次表示,希望能有机会到中国访问。
这位中国科学家就是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潜水生理研究室主任龚锦涵。
龚锦涵虽然毕业于医科大学,但并没有学过潜水医学。建国初期我国也没有这门学科。龚锦涵从事潜水医学研究,并取得显著成就,是从一次事故调查开始的。
那是1953年夏天,有一位潜水员在水深40米的海底作业,出水后,突然腹痛头晕,周身难受,昏倒在地。虽然采取了各种抢救措施,但腰部以下始终不能动弹,造成终身残废。龚锦涵奉命去调查原因。这位潜水员痛苦地问他:“我怎么会得病的?”年轻的潜水员们也都问:“我们会不会这样呢?”龚锦涵回答不了这些问题。老潜水工人对他说:“在旧社会,因潜水致残和死亡的事,常常发生。”这使他强烈意识到:这种病的防治,关系着我国潜水事业的发展。他毅然向领导表示:要探索、研究潜水医学!
没有老师,也没有现成的教课书。但是,这难不倒年仅26岁的龚锦涵。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他关在宿舍里埋头苦读;节假日,他照例带着干粮在图书馆里度过一整天。他终于明白了:潜水的最大困难,在于水下是一个高压环境。潜水员每下潜10米就增加一个大气压,高压下呼吸的高压气体会溶于人体各种组织和血液中,就象二氧化碳在高压下溶于啤酒一样。潜水员出水时,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律,上升一段,停一停,缓慢减低水对人体的压力,以便让组织中的高压气体能从容排出体外。如果上升太快,就会象突然打开啤酒瓶盖时一样,溶于人体内的气体形成大量气泡,或压迫神经,或堵塞血管,轻者关节疼痛,重者残废甚至死亡,医学上称这种病为减压病。为了让更多的人懂得这个道理,龚锦涵利用业余时间写了20多篇潜水医学的科普文章,并结合病例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这是我国第一篇比较系统介绍减压病的论著。
龚锦涵从潜水事业的需要改变了原来的志愿,开始了新的探索。1963年,他挑起潜水探摸万吨级远洋货轮“跃进号”沉没原因的重担。57米潜水一举成功,创造了我国在公海上大规模潜水作业的新纪录。当时,国际上空气潜水的水平是50多米,我国只能潜40米左右,还经常发病。接着,他和他的战友们又在南京长江大桥工地上,突破了潜水60米大关,最深竟达到了71米。而在当时,潜水60米还是一条没人逾越的鸿沟。许多潜水医学发达的国家规定:空气潜水的有效作业极限深度为50至60米。
探摸“跃进号”的成功和长江大桥桥墩的顺利施工,使我国空气潜水赶上和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此后,龚锦涵又继续努力探索潜水医学领域内的新课题,慢性减压病的新概念,就是在这个时期提出来的。
1968年夏天,一个名叫庄继满的潜水员步履艰难地来到海军医学研究所。他在四年前一次潜水作业后得了减压病。研究所的接待人员摇摇头:四年!时间太长了。当时,国际潜水医学界普遍认为,减压病只有在72小时以内的急性期加压治疗才有效。庄继满只好绝望地离去。
很快,龚锦涵知道了这件事。他说:“时间不是诊断减压病的根据。我们应该给他治!”原来,龚锦涵在1963年就开始了新的探索。他曾把一个违反操作规程的潜水员送进加压舱,提高压力,延长高压下停留时间,竟然完全治好了这个潜水员两年前潜水后留下的左肩部疼痛。“是否存在慢性减压病呢?”一种科学设想在龚锦涵脑海中闪现。他继续研究,对这个潜水员进行长时间的随访观察。1964年他正式发表论文,报告了这个病例,并首次提出:减压病不仅有急性的,还有慢性的。他认为:不论发病时间多长,都有可能通过单纯加压治愈。
龚锦涵把庄继满找回来进行治疗。行动困难的庄继满根本无法自己进舱。可是,当治疗结束,他自己却从狭小的舱口钻了出来,丢开拐杖,以矫健的步伐在室内走动。
中国人提出的新概念,在严峻的考验面前站住了,并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大批被传统理论认为是不治之症的减压病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据报道,日本在1979年、美国在1980年,才分别治愈了三年和八天的减压病人。而龚锦涵提出明确的新概念,比他们早了十多年。
           本报记者 赵岳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