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大选前夕的比利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08
第7版()
专栏:比利时通讯

  大选前夕的比利时
  本报记者 辛树蕃
随着11月8日的临近,比利时大选的气氛越来越浓了。
街头到处是各政党张贴的竞选广告。一辆辆宣传车在大街小巷缓缓而行。打开各种报章杂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大选专栏”。每天早晨人们打开自己的信箱,先拿到的是各种竞选纲领之类的宣传品。在房间里,打开收音机、电视机,听到、看到的仍然是关于大选的消息。
在这样强大的宣传攻势面前,“投谁的票”自然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话题。
然而,各种不同的民意测验表明,将有20—25%的选民投“白票”。按比利时宪法规定,每个选民必须投票,否则要罚款500比利时法郎,所以人们用投“白票”的方式来弃权。
为什么人民对大选不热情呢?比利时最大的法文报纸《晚报》评论说,“人们对频繁的大选如同对那个频繁的危机一样,感到厌倦了”。宪法规定,每四年举行一次大选。而现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已进行了13次大选,平均每两年一次。这次之所以提前大选,直接原因是由天主教社会党和社会党联合执政的伊斯更斯政府,9月21日因为在制定1982年的预算问题上两党发生尖锐的对立而倒台。国王和他指定的联系人多次斡旋无效,于是决定解散议会,提前大选。
比利时政府危机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政治因素。长期以来比利时存在着民族和语言的纠纷,在比利时南北两个部分,分别居住着讲法语的瓦隆族(占人口的40.8%)和讲荷兰语的佛兰芒族(占人口的58%)以及在东部一带仅有6万多人的操德语的日耳曼族。几个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矛盾一直比较尖锐。历届内阁危机与提前大选,无不与两大民族各自为争得更多的地区自治权、政治和经济利益以及本民族语言的广泛的使用有关。
比利时资源贫乏,又严重依赖外国市场(按人口平均,比利时的出口值居世界第一)。随着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比利时的经济也不景气。但由于民族和语言问题的困扰,又未能使政府把精力集中在改革经济上。同时它又是个所谓福利国家,公共开支巨大,工人的时工资是世界上最高的,生产成本昂贵,因而使比利时成了西欧国家中经济最困难的国家之一。正如辞职首相伊斯更斯所说,“我们的病势太重了。现在,有一系列国家,包括我们的一些邻国,都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回升,但在比利时却看不到回升”。经济问题成为促使内阁倒台从而导致提前大选的一个直接导火线,这在比利时战后史上还是少见的。
比利时最大的政党天主教社会党与被认为是“右翼”的自由党在经济政策上比较一致,主张减少国家干预,减少公共开支,减少税收,特别要修改工资制度指数化(即工资随着物价上涨)。在瓦隆地区占优势的社会党及其它“左派”政党,则主张反其道而行之,认为自由党和天主教社会党的政策是“劫贫济富”的政策。
比利时党派林立并且各主要政党按民族一分为二,在西欧政坛上是独树一帜的。据比利时内政部公布,仅在布鲁塞尔就有24个政党参加竞选。选票长达68厘米,宽50厘米,即使不是世界上、也是欧洲最大的选票。因而,象英国和法国那样,由一个政党获得多数,单独执政将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联合执政,历届政府历来如此。
记者与各阶层人士接触得到的印象是,不管哪些政党联合执政,在经济危机中团结一致,尽快摆脱经济困境,则是广大选民们的强烈愿望。(附图片)
比利时各政党贴在街头的各种竞选广告
辛树蕃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