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访问兰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09
第8版()
专栏:

  访问兰考
樊发稼
刚过完中秋节,首都三十多位作家、诗人和文学编辑,在中国作家协会的安排下,分赴河南、山东两省农村深入生活。我们一行19人由老作家舒群同志带队,来到豫东的兰考作短期访问。
兰考曾经是黄河故道,历史上,汹涌的黄水曾几次将它沦为一片泽国。兰考旧称兰阳,自古以来风沙肆虐,土地贫瘠。据《兰阳县志》载:当年秦始皇东游到此,“昏雾四塞不能进”,便改名为“东昏”。
多少年来,这里是“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见种不见收,农民饿断肠”。
解放后的六、七年中,兰考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光景逐渐好转,生产不断上升,但是,好景不长。大跃进,大兵团生产,大炼钢铁,大食堂,大刮共产风,……一系列的“大”,把兰考人民坑苦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搞得人心惶惶。“运动挨运动,小四清,大四清,接着来了红卫兵”,“斗干部,批群众,人人心里惊,生产咋能往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兰考每年有数万人流落到平顶山、新乡以至陕西、四川等地要饭谋生,有的就死在异乡。然而,在那些是非颠倒的年代里,平均每年吃国家统销粮近2,000万斤的兰考县,居然是河南省第一个“大寨县”!
嗳,还是让我们翻过这一页页令人气愤和辛酸的历史,看看兰考今天的新面貌吧!
我们先来到城关公社余寨大队访问了该队第五生产队的社员刘廷贺家。刘廷贺,朴实、憨厚、勤劳,一个典型的中国老农民的形象。几十年含辛茹苦的贫困生涯,在他的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其实他今年才五十八岁。我们的突然来访,似乎使他感到有点不知所措。但当他向我们介绍这几年生活的变化时,却抑制不住发自内心的激奋和自豪。他家共有10口人,1975、1976年,曾举家到外地要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家却一跃而为富户。我们走进屋子,只见大囤小囤,装满玉米、麦子、绿豆、小米……堂屋的墙上,挂着“富裕之家”、“致富光荣”、“发展生产先进户”等镜框和奖状。去年,他家从生产队包了45亩地,扣除按包产定额规定应上交的外,共收小麦3,300斤,玉米7,000斤,花生4,000斤,杂粮600斤,红薯3,000斤,黄豆2,900斤,干枣300斤。现在两匹骡子、三头牛,还喂了两口大肥猪。他家还兼搞一些副业,如用白蜡条编篮筐,每年还可收入数百元。总之,日子过得挺红火。
象刘廷贺家这样的富户,在兰考不是个别的。我们访问过的社员家,绝大部分都在这一、二年内盖了新瓦房;凡新结婚的,几乎都置办了钢丝床、大小立柜、缝纫机等,自行车则家家都有,有的还有好几辆。
兰考农民过去衣衫褴褛,现在那种状况不复存在了。许多农民都穿上了新衣服,姑娘们穿上了自己喜爱的花衣裳。据统计,兰考县销往农村的化学纤维、涤纶、混纺,1979年为58万米,1980年为114万米。
在兰考的短短几天,无论访问生产队、社员家,还是同县委领导干部交谈,我们都接触到、听到一系列的对比数字。每一个对比数字,都说明兰考在变,人民的生活在变,向着富裕变;物质在变,精神在变……这种令人欣喜的变,进行得这样迅速,成效又这样显著。地,还是兰考的地;人,还是兰考的人,怎么会出现这样奇迹般的变化呢?
兰考的干部、群众异口同声地告诉我们:春风化雨功在党!兰考的变化,全靠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好,全靠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英明正确!
1978年,城关公社书记张宗周根据枣树包产获得丰收的经验,开始在粮食作物上试行包产到户的责任制,很快显见成效。在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县委书记刁文认真总结了城关公社的这个经验,并于1979年在全县普遍推广,实行了包产到户、大包干、联产到劳等几种责任制。当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8亿斤,比1978年增产近二成!这年购粮1,345万斤,销粮1,042万斤,购销相抵,净向国家贡献303万斤,从而一举结束了兰考二十多年来年年吃统销粮的历史!这是何等了不起的成绩啊!
当我们结束短暂的访问,告别兰考的时候,心情异常激动。汽车在颠簸着行进。同志们有的情不自禁地不时翻阅记得满满的采访手册,有的在凝神沉思,想得很深,很远,很广,想到整个中国农村以及中国农民的命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