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坚持老传统 不走老路子——白求恩医科大学是怎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12
第3版()
专栏:

坚持老传统 不走老路子
——白求恩医科大学是怎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
吉林省白求恩医科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老学校。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
他们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培养目标,按老传统,叫做“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校党委书记、老红军贺云卿同志在同我们交谈时,语重心长地说:“党让我们办大学,我们不能出‘废品’,医大培养出的学生,如果不会用听诊器,拿不起手术刀,固然是失败,如果在政治上不拥护共产党,不赞成社会主义,或者道德败坏,违法犯罪,那危害就更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尽管有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一些议论,仿佛搞四化只需要智育,教育方针应改为“智力开发”,医大党委始终认定德智体三个方面不能偏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没有削弱。
医大党委一方面要求全校干部、教师、党团组织都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坚持设置一支专职政工队伍。他们从医大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第一线安排一批“年级干部”,分散在各个年级,从本年级学生入学到毕业,一直负责这些学生的思想教育、行政管理,并对业务学习起保证、督促作用。这些同志对学生能严格要求,敢于向不良倾向作斗争,对个别违犯校规的学生能严肃执行纪律。他们任劳任怨,从学生的思想到学习,从宿舍卫生到学生伙食,处处关心照料。这些同志总结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坚持正面教育,积极疏导,采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寓德育于学习、劳动、体育、文化娱乐之中。七八级年级主任魏群,在一次临床实习的时候,发现有些学生不顾病人的痛苦,把许多听诊器头同时放在一个病人的胸前,听了一遍又一遍。他就及时向学生进行爱护伤病员的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医德,树立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医大党委从多年实践中体会到,学生的政治觉悟,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他们一直把马列主义理论课作为必修课,并从提高教学质量和保证学时上加强这门课程。他们通过座谈会、个别谈心等方式,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讲课中,既注意有计划地解决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特别是涉及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观点,还注意解放思想,敢于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例如讲授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就联系30多年来国民经济几起几落的事实,说明经济上不去,是因为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只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样讲课,学生收获就大。
医大还有个好传统,就是校党委书记亲自当“后勤部长”,带领各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保证工作。他们组织老教师、优秀教师上教学第一线,注意抓备课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搞好教室、实验室、学生自习室和寝室的照明、采暖和清洁卫生,并尽力办好伙食,保证开水供应,解决学生洗澡、看病等问题。
这几年,医大坚持开展学雷锋、学白求恩、创“三好”的活动。全校安定团结,有个好的校风。学生们为四化刻苦学习的劲头很足。涌现出大批“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先进班级。许多学生积极要求入党。例如,七七级一班的党团员、学生干部,在调整宿舍时争着搬进朝阴面的寝室,把阳光充足的房间让给别人。家住长春的学生每逢寒暑假,都主动到火车站接送外地同学,已经坚持四年。从这些,我们看到了大学生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打先锋的可喜苗头!
本报记者 郭龙春 梁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