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希望就在这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12
第8版()
专栏:

希望就在这里
解波
北京东城区的灯市口,是条清静的街道。全国妇联的办公楼就坐落在这里。近几个月来,大楼四层有间办公室,常常有一串串笑语声溢出门外。这里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欢乐呢?
事情也许可以回溯到一年前的今天。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覃琨、连德枝两同志就北京儿童剧场颓圮待建一事在《人民日报》上发出呼吁,要求有关部门拨出一两个剧场解决孩子们的看戏问题。两位演员的一篇短文,却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二十天后,北京和上海的十多位儿童文学家先后在报上大声疾呼给孩子们一个看戏的地方。又过了月余,茅盾等五位老一辈文学家也发出同样的呐喊:“想想孩子们吧!”
谁也没有想到,穿越千山万水,从福建闽侯县农村迅速传来了一个回音。农村教师林棋国深知儿童教育对人才的成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他给叶圣陶同志寄来一块钱,表示要月月照寄,希望聚沙成塔,帮助国家降低少年儿童读物的价格。这份心意,比水晶还纯净、比黄金还贵重啊!面对沉甸甸的一张汇款单,可难坏了叶老和其他几位同志,退回去吧,辜负了林老师的一片心意;收下吧,可又怎么处理?
党是和人民心连心的。正当叶圣陶等同志犯愁作难的时候,党中央书记处于今年2月发出“全党全社会都要重视儿童和少年的健康成长”的号召,并且把关心儿童成长的重要任务交给全国妇联来承担。陈云同志在百忙中仔细看了茅盾、夏衍等同志的文章,提出中央机关的礼堂要专门拿出时间来为儿童服务等具体建议。4月11日,中央书记处宣布中南海怀仁堂为孩子们免费开放五天。五一节前,邓颖超、宋任穷等同志先后同少先队员们一起观看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岳云》。
榜样是最有力的号召。5月9日,全国儿童和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成立了,下属的儿童文化艺术委员会和儿童生活用品委员会也同时组成。所有为孩子们服务的事业: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卫生保健,和纺织、食品、玩具等等都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人们都在思索,怎样为孩子们的成长做一点贡献?
老红军战士刘英同志早在青年时代,就奋身救国,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十年动乱中,当她和爱人张闻天同志蒙垢受辱、备遭折磨的时候,他们梦牵魂萦的依然是党的事业、祖国的未来;日夜焦虑的仍旧是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时刻,还能为党和后代贡献些什么?他们商定:把历年来省吃俭用的积蓄交给党、交给祖国,并且互相嘱托:“你先死我交,我先死你交。”张闻天同志没能看到1976年的那个金秋,就与世长辞了。刘英同志按照他的遗愿,把4万元人民币交了党费。今年,在花团锦簇的6月里,刘英同志又毫不迟疑地把最后的4万元捐献给儿童文化教育事业。
中央警卫部队的三名战士席印章、邓文细、朱元水同志也想到了儿童。在宋庆龄名誉主席弥留之际,他们献出了自己的热血。5月30日下午,宋庆龄办公室的同志亲自来部队慰问,给他们每人送来200元的营养费。“我们是警卫战士,为宋庆龄名誉主席献点血是应尽的义务、光荣的责任,哪能要钱?”600元钱推来推去,怎么办呢?中队教导员席印章想:宋庆龄名誉主席年高体衰,还亲自观看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的赴京首场演出。周恩来总理日理万机,还时常关心烈士遗孤的成长。首长做出了榜样,我们就应该踩着首长的脚印上。后天是“六一”儿童节,把600元钱作为给少年儿童的礼物吧。席印章把心思一说,两位战友高兴得拍手叫好。
许许多多的人,他们年龄不等、境况各异,爱好也不相同,然而,他们都“心有灵犀一点通”,希望集中社会的财力,为少年儿童办点好事。这不是什么慷慨解囊,更不是什么慈善事业,而是炎黄子孙对民族中兴的热望,对祖国明天的期待。
就这样,1981年7月28日,由康克清同志任会长的中国儿童和少年基金会应运而生了,会址暂时设在全国妇联的四楼。成立的消息一经正式公布,就象炎夏酷暑中洒下阵阵雨花,使人们的心那样的欢快、跳荡!妇联大楼顷刻成了巨大的磁石。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来访的人们络绎不绝。那一封封祝贺信、捐款单,源源不断地涌进了这幢大楼。
在这一笔笔捐款中,有的是机关团体的资助,有的是新战士的第一次津贴,有的是老工人的退休金,有的是学生勤工俭学的收入,有的是工人高产优质的奖励……安徽淮北一个刚入学的小学生把珍藏半年的压岁钱寄来了;解放军总参谋部一位功勋卓著的老将虽然重病卧床,也把多年积蓄的一万元寄来了。一长串的名单中,跳出了一些我们熟悉的名字。例如王铁成,这位在话剧和电影《报童》里成功地扮演周恩来同志的演员,听到儿童和少年基金会成立的消息,真是喜上眉梢。他那十一岁的独子,患有先天性的病症,作为父亲,多么盼望这样的儿童能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他所工作的儿童艺术剧院,正苦于寻找给儿童演出的剧场,作为演员,又多么渴望孩子们的需要能由社会各方面全力解决。虽然他的家境并不宽裕,但是无论如何也要表表自己的心意。正好,外出拍电影的津贴发下来了,他把500元钱送到了基金会。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基金会的款项就突破了100万元。对全国三亿八千万少年儿童来说,这个数目也许还是太小了。但是,请你注意一下那许多信件的落款:一个工人、一个青年、一个战士、一个干部、一个教师……还将会有无穷无尽的“一”。“一”是个最小的数,却又是个无限大的开端。伟大的万里长城是由一块块砖筑起来的;十亿中国人民是由一个个中华儿女组织起来的。这百万元的捐款也正是由闽侯县的一位教师首先捐起来的。亲爱的同志,你难道不觉得吗?在建设四化的征途上,一颗颗火热跳动的红心都被振兴中华、关怀后代的伟大目标和崇高理想吸引到一起来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不正在这里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