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14
第1版()
专栏:社论

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我国的水资源居世界第五位,但总的来说并不丰富。按人口平均,年地面径流占有量不及世界按人平均的四分之一,而且地区分布和降雨的时程非常不平衡,我国大陆有一半国土处于雨量少于400毫米的少水带和干旱带,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夏秋三、四个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各年之间的雨量相差悬殊,有连续几年水少和连续几年水多的变化周期。全国80%以上的人口聚居在不到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上,人口过量密集,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主要城市和大部铁路干线坐落在江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处于洪水水位以下,防御洪水成为特别重要的问题。这些因素形成我国水旱灾害的频繁性和严重性。去年南涝北旱,今年西涝东旱,一再告诉我们,对这样一个水源分布的客观现实,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水源和能源一样,同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与城乡人民的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有很密切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讲,水源比能源还重要。我们必须象重视能源那样重视水资源,重视搞好水利工作。
从当前和长远来看,必须逐步解决三个关系国家全局的重大水利问题。一、主要江河的洪水问题。经过三十年来的整治,我国主要江河虽然控制了普通的洪水灾害,但还不具备抗御特大洪水的能力。长江、黄河和其他大江大河都有急待解决的防洪问题,如果决堤成灾,将使我们国家受到重大损失。二、北方地区缺水问题。首先是海河、滦河、淮河和辽河流域的许多地方,工农业严重缺水,城市人民生活也受到极大影响。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许多大中城市水源不足将日益严重,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三、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很多,没有按流域对水资源和有关的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往往是条条块块各行其是,力量互相抵消,造成事倍功半。当前不少地方水源紧张,又缺乏经济合理的使用,浪费十分严重,水源污染的情况还在发展。上述三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或安排不及时,都将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被动。
搞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把水利建设纳入国土整治的全局,使水利建设与各项经济建设密切配合,根据需要与可能,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开发,加强管理,力求以较小的代价,达到兴利除害的较大效果。
进行水资源的规划,要从全局出发,对全国的江河湖泊实行分级管理,防止侵占行洪、分洪、滞洪、蓄洪的河滩、洼地、湖泊。林和水要统一考虑,处理好林和水的关系。要采取坚决措施保护森林、保护草原、保持水土,严禁破坏水源林。水利工程设施要为林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林业的发展也要考虑水源条件,考虑林木的立地环境。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城市和工业建设,以及农作物布局,必须考虑防洪和水资源条件,并逐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用水的水平。
我们已经拥有大量的水利工程设施,有很大的生产潜力。当前要把水利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近期的水利建设,主要应该为加强管理,提高现有水利工程设施的经济效果服务。应当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发展小型水利,包括人畜饮水工程。险情严重的水库、堤防要加固,确保安全。
解决城市用水困难的问题,必须开源与节流并重。当前的重点应该放在节流上面。工业用水要注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现在一些大城市,包括北京市在内,一方面潜伏着严重的水源危机,一方面存在着大量的水源浪费,这种状况必须尽快地扭转。节约用水中一个重要政策问题,是把用水的多少与用户的经济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供水制度上,改计时收费为计量收费,对定额内用水和超定额用水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使节约用水户真正得到经济利益。各地都应该下决心解决供水计量设备不足的问题。
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形势越来越好,水源和能源的重要价值和地位,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水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起来,为国家兴利,为人民造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