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社队食品加工业大有可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14
第2版()
专栏:

社队食品加工业大有可为
本报评论员
我国的食品工业目前主要集中在城市,由国营企业经营,主副食品的产量、质量和品种,都远远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怎样突破这种现状,走出一条投资少、效益高的发展食品工业的新路子呢?发展社队加工业,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走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的道路,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近年来,随着农村多种经营的迅速发展,粮、油、糖、水果、肉、奶、淀粉等食品原料一天天增多,农民的收入和对食品的需要,都大幅度地增长,为食品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根据这种新情况,调整食品工业布局实属必要。一方面,要进一步发展城市比较现代化的食品工业,特别是把京、津、沪和各省、自治区中心城市的食品工业搞上去;另一方面,要在全国县城以下的小城镇大力兴办社队食品加工工业,使之与大中城市的食品工业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实践证明,社队食品工业有许多优点,它规模小潜力大,又处在联结城市和广大农村的小城镇的位置上,临近原料产地和农村市场,有充裕的农村剩余劳力可用,又便于利用社队集体资金和吸收农村游资,等等。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可以促进食品工业的大发展。
依靠农村社队企业就地加工食品,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工农业生产,实现经济合理化。历来办工业总是由农村供原料,城市搞加工,加工后的产品销到城市,也运销乡村各地。食品工业更是如此,几乎全部以城市为加工基地。这种做法,是历史上城乡经济对立的产物,既有损农民的利益,又影响城乡人民的生活。因此,我们应大力发展农村社队食品加工工业,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不合理的局面。
社队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主要靠社队本身的努力。要对原料、市场、产品方向、技术设备等条件,认真调查,作出规划,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有重点有步骤地搞,切不可一轰而起,盲目大上。首先要把农村消费的粮油等大宗农产品的初级加工搞起来,把农村日常生活必须的油、盐、酱、醋、粉条、豆腐以及糕点、饮料的加工逐步完善起来,恢复和发展当地传统的名产、特产食品;对水果、水产、肉、奶等难存易损的产品,力求做到就地加工,为城市工厂提供成品和半成品。多种经营发达的重点产区,还可以通过城乡的厂社联办、社队联营,有计划地筹建一些冷库和加工厂。社队食品工业要高度注意食品质量和食品卫生,严格执行检验鉴定制度,靠质量来赢得信誉,争取市场,严禁粗制滥造,非法牟利。
社队食品工业的基础薄弱,需要国家大力扶植。城市食品工业主管部门要组织技术、设备下乡,同社队企业搞好联合。各地要对供食品加工的各种农副产品,规定恰当的收购基数和购留比例,既要保证完成国家的统购派购任务,又要照顾社队发展食品工业的需要。国家委托社队加工食品,要保证合理的加工收益。社队企业向各地购销食品原料和成品,商业、铁路和交通部门应给予便利。各地社队企业要安排好今冬明春的生产,争取农村食品加工业有一个新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