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就地取“材” 就地加工 为城乡人民生产多样食品 全国社队食品加工业发展很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14
第2版()
专栏:

就地取“材” 就地加工 为城乡人民生产多样食品
全国社队食品加工业发展很快
本报讯 记者王祖光报道:随着多种经营的不断发展,农村社队的食品加工工业正在兴起,开始跨入全国食品工业的行列。据初步统计,全国社队食品工业的总产值(不包括生产队的队办企业和手工作坊的产值),1980年比1978年增长一倍半以上,已达到40亿元以上。
社队食品工业门路广阔。一般社队先搞粮油初加工,而后扩展到其他农副产品就地加工。有些地方积极恢复和发展传统的名特产食品,有的在国营食品厂或社队企业领导部门的帮助下,在重点产区兴建奶粉厂、罐头厂和小冷库。很多地区的社队食品加工从少到多,逐渐扩大经营范围,已发展到加工酱油、醋、酒、淀粉、奶品、糖果、茶叶、干鲜果、蔬菜、肉禽蛋类、水产、糕点、冷食、饮料等几十个行业。社队食品加工业每年为农民加工的口粮,就有1,000多亿斤、榨油约20亿斤。社队食品业加工的食品,除大部分供应农村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地方特产,如火腿、板鸭、腊肉、松花、冻粉、榨菜、冻鸡、冻兔、粉丝等,为供应城市市场和出口提供大量货源。
目前,全国各地社队食品工业的发展很不平衡。发展较快的四川省,去年社队食品加工企业已有2.6万多个,总产值达7.26亿元,占全省社队企业总产值的24%。山东、辽宁、黑龙江、河南、山西、河北、浙江、北京等省市的社队食品加工工业,近些年来,也有较为显著的发展。
最近,农业部召开了各省、市、自治区社队企业食品工业座谈会,交流了各地经验,并初步研究制订了今后各地发展社队食品工业的规划,促进这项事业健康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