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爱护森林资源 十年不烧好材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建议推广五常县向阳公社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14
第2版()
专栏:

爱护森林资源 十年不烧好材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建议推广五常县向阳公社的经验
本报讯 记者谭佩全报道: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最近建议,把五常县向阳公社十年不烧好材的经验在全省林区推广。
向阳公社是个山区公社,当地群众历史上习惯砍伐树木劈成木柈子做烧柴。近十年来这个公社改烧木柈子为烧枝丫、藤条灌木、茅草等,节省24万多立方米木材,相当于全公社现有林木蓄积总量的三分之一,等于国营向阳林场三十年的采伐总量。
这个公社为了提高群众对保护林木的认识,干部和群众一起算了三笔帐:一是针对“山沟里遍地是树,烧点没啥”的思想,算林业资源帐。向阳公社的林木总蓄积量为70万立方米,平均每人32立方米。如果按照习惯可劲烧木柈子,只能再烧三十年;二是算烧木柈子的经济损失帐。每户每年最少烧6立米木材,全公社4,000多户,一年就要烧掉2.4万立方米,合69.6万元,这些钱可买解放牌汽车41台,或建民房6,400间;三是算保护林木和发展农副业的关系帐。这个公社对于违反林业政策,触犯林业法令的人,不管是谁,都按章办事,依法处理。为了广开柴源,公社还具体规定笤条、榛秸、青秸子、开花柳、空心柳等10种藤条灌木可以做烧柴。公社书记、主任首先带头烧枝丫藤条等;林场作出决定不准职工上山砍柴,并帮助职工改革炉灶。
为了解决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的烧柴问题,每到打柴季节,公社党委和管委会都给公社干部放假,进山割柴。同时,还组织生产队割笤条、榛秸、青秸子等藤条灌木来卖。公社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过去每年烧木柈子折合1,500多立方米木材,将近全公社全部烧柴的十分之一;现在改烧枝丫,既节约木材,又减少了取暖费开支,对国家、集体、个人都有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