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繁荣社会主义的杂技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14
第8版()
专栏:

繁荣社会主义的杂技艺术
夏菊花
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的成立,是杂技界的一件大事情。
杂技,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最古老的艺术之一。解放前,在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蹂躏下,杂技流落在街头村落,已经气息奄奄、濒临灭绝。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杂技才开始被当作一门艺术、一项事业,受到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扶持,从撂地的江湖把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三十二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杂技战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首先是建立了一支具有一定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的专业杂技艺术队伍。早在解放初期,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全国各地相继建立起杂技艺术表演团体,流落在海外的杂技艺人也纷纷回国,队伍不断壮大。据1979年的初步统计,全国县以上的专业杂技团和部队及产业系统专业杂技团已达124个,人数总计12,000余人。组成我们这支队伍的,有一批具有高超技艺、可与世界同行媲美的老一辈杂技艺术家,也有在解放后迅速成长起来的新人,还有许多舞蹈、音乐、体育、美术创作人员,他们互相学习、密切配合,为我们杂技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组织上的可靠保证。杂技艺术工作者遵照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继承发扬了优秀传统,按照时代和民族的审美要求,剔除了那些残忍、恐怖、黄色、有损演员身心健康的成份,学习和借鉴了国外一些优秀杂技节目,创作和移植了一批崭新的富有民族色彩的节目,从而丰富和净化了我们的杂技舞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
杂技在为国内广大群众服务,对外进行文化交流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杂技艺术工作者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到各种演出活动中去。他们走出剧场,带上道具行装,跋山涉水,足迹踏遍全国,受到了人民的称赞。在对外文化交流上也为国争了光。从建国初期第一个出访的中华杂技团算起,至今已有30多个杂技团先后百余次出访,为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作了精彩演出,同时,还为一些国家培训了大批杂技人才,加强了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深厚的情谊。我们的杂技艺术以崭新的面貌,表现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的性格。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实事求是、按艺术规律办事,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兴旺发达起来。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和杂技界自身存在着的一些缺点,有些问题,特别是当前在杂技界出现的某些不健康乃至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注意。
为此,我们应当广开思路,大抓杂技艺术的创新,使我们的杂技艺术事业能更快地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我们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提高整个队伍的科学文化水平;解决好学习借鉴与创新的关系,组织力量积极挖掘、抢救丰富多采的我国的杂技艺术遗产;充分发挥老一辈和年轻一代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抓紧工作,刻苦练功,从生活中摄取养料,创造出更多的有浓郁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的、技艺精美的杂技节目来。通过分析、研究、探索,把杂技艺术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实践经验,从理论上加以系统的整理,找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填补至今仍是薄弱环节的这一空白,作为今后实践的指导。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搞好杂技队伍的组织、思想、业务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我们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有杂技艺术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有三十多年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宝贵经验,在全国人民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的伟大斗争中,只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够造就出大批优秀的杂技艺术家,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杂技新节目,让历史悠久的杂技艺术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放出更灿烂的光辉、开出更鲜艳的花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