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以新求美——看电视片《啊,草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14
第8版()
专栏:电视之窗

以新求美
——看电视片《啊,草原》
李近朱
辽阔富饶的草原作为一个很有魅力的题材,曾以不同姿态出现在各种艺术形式之中。
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艺术片《啊,草原》,在屏幕上再现人们并不陌生的草原生活。其摄取的内容,是草原上普通而平凡的日常生活情景。这里有牧场搬家,有放牧驯马,还有落日夕归。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过是几幅小巧的风俗画,但却别开生面,很有新意。
与电视剧不同,电视片一般没有贯穿的情节和人物,因此作为画外音的解说词必不可少。但《啊,草原》突破常规,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代替文字语言的,是音乐语言。它运用交响组曲形式,将五幅草原风俗画贯穿在五个乐章之中。为便于观众欣赏和理解,片中采用了唯一的文字形式——为五个乐章冠以鲜明的标题:“走傲特”、“生命”、“七月”、“放牧”和“晚归”。当我们听到色彩明亮的乐音模拟着草原种种音响,当我们听到宏大的乐队渲染着丰收景象时,音乐语言不但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草原风貌,而且揭示出了牧民内心世界的深沉情感,丰富和充实了画面。
电视片的特色在于画面处在动态之中,因此忌照片式的静止画面。但《啊,草原》依据内容以及音乐的要求,大量运用了静态画面。如在“走傲特”乐章前的引子中,音乐以清新恬美的旋律,刻画了车队出发前草原宁静安谧的气氛;这里连续使用了五个静若油画一般的长镜头,充分表现出草原黎明的动人意境。
《啊,草原》富于新意,不单在形式上标新立异,创作者的目的在于运用新的形式,从新的角度,更生动地反映今日内蒙古草原日新月异的生活风貌。
艺术贵在创新。但新并不是目的,只有表现了生活的美并给人以美感享受的新,才有生命力。《啊,草原》以新求美的探索和尝试是有益的,成功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