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推行责任制治穷 全面发展致富 淮阴县县增产 社员家家满囤 全地区今年增产粮食8亿多斤,产万斤粮的农户数以万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15
第1版()
专栏:

推行责任制治穷 全面发展致富
淮阴县县增产 社员家家满囤
全地区今年增产粮食8亿多斤,产万斤粮的农户数以万计
据新华社南京11月14日电 记者周昭先、袁养和、周振丰报道:江苏淮阴地区800多万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后,正满怀信心地向贫穷的历史告别。
1979年,中央领导同志在一份反映淮阴地区穷困状况的材料上作了批示,要求对这个地区采取特别措施,在二三年内从根本上改变面貌,并深盼两年后听到这里的好消息。淮阴地区的各级党组织为此作了艰苦的探索和努力。
今年,这个地区农业获得了人们意想不到的全面丰收。全地区县县增产,项项作物增产。粮食、棉花、油菜籽、蚕茧、果品、烟叶、甜菜、洪泽湖大蟹的总产量和生猪上市量,都创造了历史新水平。原来规划的1985年农业生产主要指标——粮食总产75亿斤,每人平均分配80元,今年一年就实现了。农村到处堆满了高高的草垛,场上晒着黄澄澄的稻谷和花生,社员家里的粮食更是缸满囤胀。据统计,今年全地区粮食增产8亿多斤,在全省七个地区中增产幅度最大。全地区13个县、市,增产1亿斤以上的有盱眙、泗洪、涟水、泗阳、沭阳、淮阴6个县,增产500万斤以上的公社占五分之一,产万斤粮的农户数以万计。全区棉花比去年增产10万担,油料总产量比去年翻了两番,蚕茧在连续多年增产的基础上今年又比去年增产近万担,果品总产量突破了100万担大关。
既抓粮食又抓多种经营,使淮阴地区农民的收入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增长。1969年到1978年的10年,全区社员每人每年平均分配收入只增加7角6分;而今年一年就增加23元,达到了86元多。变化最大的泗洪、盱眙两县,社员从集体土地上的收入,每人平均分别比去年增加60元、70元,都翻了一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