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培养冠军和造就新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15
第4版()
专栏:杂谈

培养冠军和造就新人
萧敏
继《光明日报》、《文汇报》和《体育报》联合举办评选优秀体育教师之后,前几天,北京市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三十年教龄体育教师茶话会。这说明,过去不大受重视的体育教师,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
体育教师得到党和人民的关怀与赞扬,不仅因为他们是著名运动员在少年时代的启蒙者,是发现体育新苗的伯乐;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师通过组织体育活动和传授锻炼方法,促进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毫无疑问,学校是体育人才的藏龙卧虎之地,一个个体育新秀、明星将在这块沃土上经体育教师的双手培育出来。但是,健将和冠军终归是少数。体育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负有责任,要把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这是一个和国家强弱、民族兴衰、四化成败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
早在十九世纪,恩格斯就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我们不少学校中,忽视体育锻炼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体质状况不好。这就更需要体育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的体育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
衡量一名体育教师的工作是否有成绩,输送体育人才多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看学校中大多数学生的体质好不好,是否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这方面,已故的老体育家马约翰先生堪称体育教师的好榜样。马老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五十余载,在他的学生中,虽然没有出过世界冠军,但是,他给清华大学培育了一代重视体育锻炼的校风,对担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的年轻人很有裨益。
体育教师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使整个青年一代的体魄健壮、精力充沛,英姿勃勃地登上四化建设的大舞台,这该是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多大贡献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