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振兴中华 展翅高飞——记人民空军向国防现代化进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16
第3版()
专栏:人民子弟兵

振兴中华 展翅高飞
——记人民空军向国防现代化进军
寥廓蓝天,战鹰遨空。
装备着空对空导弹的歼击机群巡航在万米高空;轰炸机群和强击机群对地面靶标实施准确的轰炸、射击;布雷飞机快速布下反坦克雷带;电子干扰飞机发出强大的电磁波展开电子对抗战……。好一派鹰击长空的威武气概!
这是不久前人民空军在华北某地配合陆军进行军事演习的壮观场面。这么多的飞机同时集中在一个空域举行演习,这在我空军建军史上还是第一次。它们来自各个机场,尽管飞行距离不同,航线上风速、气流各异,但是一声令下,都能不差分秒,准时到达预定空域;各大机群在同一空域的不同高度层配合地面部队“作战”,象一个战斗集体一样协同一致,对陆军要求摧毁和拦阻的各种固定和活动目标的射击、轰炸,几乎是发发命中;充分表现出空军的战术技术和作战能力,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今日人民空军已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多机种的空中突击力量。这是空军广大指战员这几年振奋精神、发愤图强取得的丰硕成果。
空军在十年内乱中曾受到严重破坏。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们发誓三年改变面貌,把空军战斗力搞上去。许多威震长空的老英雄,奋力攀登现代军事科学技术高峰。他们说:过去,我们没有空军,党要我们这些放牛娃、“小八路”去学飞行,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有一股“一定要飞出来”的志气,硬是苦学苦练飞上了蓝天。今天,我们向国防现代化进军,立下再攀高峰的志气,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近三年来,他们中的不少人阅读了大量的革命导师的军事论著,中外战争史,外国空军资料,并且结合空军建设实际,刻苦钻研各种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和航空兵战术技术。
老一代空中英雄为加快空军建设拚命学、扎实干的精神,为新一代蓝天虎将树立了榜样。大家都以为了国防现代化,当好“蓝天排头兵”激励自己。一切空战需要的高难度课目,都是师长、团长“飞在前面”,探索规律,创造经验,带领部队飞出新水平。
这次凌空受阅的庞大机群,所有带队长机都是部队长和副部队长。驾驶轰炸机飞在空中受阅行列最前面的部队长彭子明,就是一位勇于实践的人。远航程飞行训练难度较大,他第一个驾驶战鹰在前面带飞。茫茫大海、浩瀚沙漠以及其他气象复杂的地域上空,他都飞行。盛夏酷暑,他和年轻的机组人员在温度高达40多度的座舱里,研究怎样保证机群准时到达预定空域,怎样在不同风向和气流下保持机群之间的最佳距离。阅兵演习期间,他一次次率领编队机群分秒不差地通过阅兵场上空,受到人们的赞扬!
强击航空兵团长姜永增也是一位“蓝天带头人”。他第一个驾机贴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超低空飞行,带领全团练出了搏击海空的胆略和低空袭击海上目标的本领。陆地超低空训练难度更大,要求飞行员在几十米低空高速度飞行,姜永增又是第一个驾机试飞。演习那天,他带着僚机从云端俯冲而下,首先向活动目标发起攻击,集束火箭正中靶心。
一个低云密布的夜晚,一架战鹰驰过灯光闪耀的跑道,飞向茫茫云海,去探索夜间复杂气象训练的新课目——单飞穿云。驾机试飞的是歼击航空兵某部部队长李长根。为了攻下这个高难度课目,他每次试飞回来,都用夜光手表代替飞行仪表,进行地面苦练,练到能在漆黑的屋子里快速旋转5分钟,一眼辨认出夜光手表指针指示的刻度,从而提高了夜间穿云时的判断能力。双机密集队形编队飞行和双机着陆训练也是难度大的课目。为了在各种状态下保持双机最佳距离和着陆时准确无误,李长根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刻苦学习数理知识,找出在各种风速风向下保持方向的平衡数据,并和僚机一道在空中精飞。经过勇敢的探索,艰苦的实践,他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取得了一整套经验。现在,这些经验已在部队开花结果。
人民空军各级领导层都有一大批精神振奋、有志有为的干部,带领部队努力创造第一等工作成绩,短短几年时间,整个部队就展现出捷报频传、群星灿烂的局面。
年轻的歼击机飞行员郑本卿,驾驶着高速飞行的战鹰,对准空中运动靶标连续发射炮弹,一举刷新空军直线空靶射击最高纪录。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李国尧和飞行副大队长茆东台又创造了远远超过郑本卿的射击成绩,比空军历史最高纪录分别高出两倍多和三倍。紧接着,一千多名歼击机飞行员参加直线空靶射击,平均命中率也远远超过了1964年全空军最拔尖的十名飞行员的平均成绩。
在战鹰云集的演习场上空,还有16名驾驶运输机的女飞行员。她们时而运送伞兵空降,时而为地面部队空投武器弹药和各种物资。她们当中有一位被誉为“长空铁人”的飞行副大队长洪连珍,是战胜癌症重返蓝天的女将。这次她又带领机组出色地完成了演习任务。
这一个个奇迹,一批批新人,象烂漫的山花开遍了空军部队。八年前,周恩来总理曾向空军指战员发出“两年半改变面貌”的号召。当时,由于“四人帮”在捣乱,总理的嘱托未能实现。今天,可以告慰周总理的是:人民空军三年改变面貌的规划已经胜利实现。空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已经有了新的突破,包括空降兵、地对空导弹、高射炮、雷达等兵种在内,所属各部队的战术技术水平,已远远超过了空军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标志着航空兵战斗力迅速增强的甲类飞行团已经是1977年的5倍;年轻一代飞行员的成长速度比过去更快,大批又红又专的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军、师、团领导岗位,显示出人民空军人才济济,前程灿烂。
前进吗,人民的空军!
飞翔吧,祖国的雄鹰!
新华社记者 周泽民 赵琦
本报记者 李次膺 王立生 孙茂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