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大理石工艺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16
第8版()
专栏:

大理石工艺市场
黄忠明
云南大理,早以大理石闻名于世。在大理城关南门街头,有一个专门销售大理石工艺成品的市场。它象磁铁一样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来客。这不是大理工艺美术公司,也不是大理石厂的门市部。这到底是谁家开办的呢?
在春光明媚的3月里,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逛了这个市场。那些绚丽斑斓,琳琅满目的础石、花盆、桌面、屏风、文房四宝……,摆满道路两旁。即使是急于赶路的驾驶员,也要停下来看一看;就是热恋中的一对年轻人,也要收起情话兴致勃勃地逛几圈;外地来的客人,那更不用说,非要挑几样,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欣赏不可。
大理石为啥能吸引这么多的游人?只要去过大理的人,无不为白族人民悠久的、惊人的智慧称奇。在这些工艺品中,有人工的精雕细刻,也有天然的彩花石。有的象千岩万壑,层峦叠嶂,云海变幻,瀑布飞流;有的似山雨初霁,云飘雾绕;有的如迷人的月色,灿烂的彩霞;有的象芳草茵茵的小径,奔腾的激浪,涓涓的细流,苍劲的松柏;有的象冰雪初融,嫩黄迎春;有的如飞禽走兽,龙飞凤舞,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原来,这些摆摊叫卖的并非生意人,而是地地道道的大理农民。有如花似玉的白族姑娘,牵着孙子的老大妈,也有稚气十足的孩子和饱经风霜的老倌。手里捧着根大烟筒,咕噜咕噜地抽着,不停地招呼熙来攘往的客人。见人就笑,一谈就熟。“同志,买块桌面,这样的绿花几年难得一块”……。“买对花盆,你看扎实的好,想什么花,有什么花,想什么式样,有什么式样”……。“我的货包你满意,你能挑出点毛病,我杨老倌分文不要。”……
看到这热闹场面,我不禁想起了遥远的过去。多少代,居住在这儿的白族劳动人民,生活很苦,哪儿有心思欣赏大理石的美丽!
只要一提起封建统治者、皇亲国戚、达官贵人、豪强霸头的房屋建筑,案头摆设,庭园镶砌,装潢门面,都要逼使白族兄弟从苍山3,00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把成千上万斤的大理石开采下来,搬运下山,再一锤一锤地破开,打平,磨光,运往千里之遥的皇宫,要流多少血、淌多少汗!明代诗人邓元岳吟诗抨击:“频年入贡长安道,浓淡之间山水好,君王便作图画看,岂识闾阎涂肝脑。”这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