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这里退耕还牧势在必行 同心县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17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这里退耕还牧势在必行
同心县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
记者访问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同心县。这里被称为干旱荒漠地带,几十公里以内,看不见树林,看不见一条有水的河流,看不见成群的牛羊。瘌痢头一样的草坡上,开出了一片片的农田,农田里长着瘌痢头一样的庄稼。穿过同心县城,东南行,直到甘肃省境,沿途土梁接着深沟,深沟连着土梁,从沟底直到45度的陡坡上,都开成了斜坡粮田,林木已荡然无存,只是偶尔看到几片退化了的草坡。
据科学工作者考察,两千年前,以同心县为中心的宁南一带,还是土肥林茂、牧草丰美的地方。经历代移民屯垦和战争破坏,到宁夏解放前夕,就变成了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了。建国以后,特别是1958年以后,在左的思想指导下,长期搞单一的粮食生产,连年垦荒扩种,使仅存的一点自然植被,继续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了粮田沙化,草场退化,风势越来越大。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要刮30天以上,整块整块的庄稼被流沙压埋;水土流失也日益严重,每遇暴雨,便形成径流,毁田溃堰,泥沙齐下。据测定,全县每年平均流走的地表黄土达8,000万吨,等于18亿斤饱含氮磷钾的有机肥料白白送进了黄河。因此土壤日益瘠薄,粮食产量很低。群众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问题,不得不采取竭泽而渔的办法,继续开荒扩种,形成了“风沙洪水吞粮田,粮田步步挤草原”的局面。结果是,草场面积逐年缩小,牛羊猪兔逐年减少,畜牧业和副业都大大衰退了。由于垦荒面积的扩大,粮食总产虽然有所增长,单产却是下降的趋势,全县每年要吃国家返销粮和救济粮3,500万斤。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严重后果,完全显露出来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传到了同心县。县委以及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开始活跃起来。有的人对过去单一搞粮食生产的方针发生了怀疑,主张退耕还牧,发展多种经营,逐渐恢复自然生态平衡。但是,在长期缺粮压力下生活的干部和群众,对退耕还牧,一下子还转不过弯来。他们说,退耕还牧缩小了耕地面积,不是缺粮更多吗?发展林牧业当然好,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到底是继续垦荒扩种好,还是逐步退耕还牧好,一直争论不休。就这样,1979年和1980年两年的时光,白白拖过去了。
事实最有说服力,最能教育人。在1981年春季召开的全县人民代表大会上,下马关公社的报告引起了普遍的兴趣。他们从1976年起,毅然抛弃了“以粮为纲,大量开荒”的错误做法,坚决退耕还牧,实行农林牧全面发展的方针,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这个公社,位于同心县的东部,自然条件和全县一样,也是由于连年垦荒扩种,植被遭受破坏,80%的土地迅速沙化,农牧业大幅度下降,到1975年,全社陷入了人无吃粮畜无草的境地。当时的公社党委书记周生贤,是个有现代文化知识的年轻人,思想比较解放。他和公社党委一班子人,面对大自然的无情惩罚,开始清醒过来,认识到搞生产必须按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办事。于是,他们下决心改变过去的错误做法,逐步退耕还牧还林,走农林牧全面发展的道路。当时还是“四人帮”横行的年月,他们冒着受批判的风险,对全社的自然情况,重新调查,重新规划,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地落实了退耕的面积和进度。他们从1976年春天做起,仅仅经过了五六个年头,全社的自然面貌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今,耕地由20万亩缩小到15万亩,栽植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经济林3万亩,四旁植树86万株,播种苜蓿将近2万亩,不少生产队达到了林成带、草成片、田成方的要求。这里风小了,沙少了,气候在开始变化,粮食产量开始上升。1979年是大旱之年,全社粮食总产达到了921万斤,比1975年增长了4.1倍。收获油料68万斤,比1975年增长了8.7倍,集体和个人羊只发展到5万只,比1975年增长了0.9倍。农牧业的收入增加了,社员的人均分配也由1975年的20元提高到71元。
记者这次到同心县采访,看到了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人对同心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已经有了统一的认识,县委书记马成义同志,县长苏红又同志,历述了过去左的指导思想给同心县带来的种种危害,下决心争取三年内逐步退耕还林还牧50万亩,促使农林牧副全面发展,改变同心县的贫穷落后面貌。后来,记者见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李学智同志,他认为象同心县这类的黄土丘陵地区,退耕还牧,势在必行。并表示,自治区将继续给同心县以必要的粮食支援,使他们休养生息,得以顺利实现退耕还牧。
本报记者 商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