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透视家长送大学生到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17
第3版()
专栏:教学小议

透视家长送大学生到校
毕全忠
今年大学新生入学,不少家长亲自送到学校,有些是千里迢迢一路护送,有的甚至为子女运去不少家具。有的家长离校时,千叮咛万嘱咐,向学校提出特殊照顾子女的种种要求。父母对子女的“拳拳之心”,大家是理解的。但透视一下这种现象,也有发人深省的东西。
大学新生大都是十七—十九岁的青年。在旧社会,在今天别的国家里,到了这种年龄的人都要自谋生路了。我们不少革命前辈就是在这种年龄投身革命的。可是,现在许多大学生上大学却要父母护送。这是否算一种“倒退”,不敢妄言,但至少不能说是一种进步。
能责怪这些学生吗?恐怕不能。在普遍追求升学率的风气下,五年中学,他们中的多数除了读书就是做习题,缺乏培养各种能力的活动。在家里,家长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家务事一概不用他们做,甚至衣服也不要他们自己洗。这些学生大学是进来了,很多弱点也出现了。
大学的课程,不少是需要有较多的社会知识、实际动手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真正掌握的;学生的生活要自理。由于中学阶段甚得家庭的宠爱,他们不了解社会,动手能力低,体力差,这就使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影响他们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智能的发展,个别学生甚至闹到要退学、休学、转学的地步。父母、中学教师的“好心”造成了培养学生的弱点的后果。爱耶?害耶?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培养青年,目光要放远点,要学点教育学的知识。要关心、爱护青年。向他们灌输好的品德、生活自治的本领和寻获知识的能力。(附图片)
育子图 方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