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闪光的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17
第8版()
专栏:

闪光的碑
王进
据《湖南日报》报道:衡东县德圳公社红桥大队看山员陈贤之子陈牛仂,私自进封山林砍柴。当他认识错误后,把松枝送还林场,作了自我批评。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父亲认识到自己教育不够也有责任。牛仂说,干脆立块碑,让乡里以他的错误为戒。于是,德圳公社旁,便立起一块水泥碑,上面写着:“看山员陈贤之子陈牛仂,私自上山砍柴,违反封山育林规定,大家以我为戒。陈牛仂”此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这使我想起“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的古话,想起“知耻近乎勇”、“过则勿惮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古训。陈贤父子这种刻石勒碑,记错悔过的精神,谁人能够不为所动呢?
这使我想起刘少奇同志的一件往事。1961年5月,他回到故乡视察,亲眼看到“大跃进”的浮夸风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严重灾难。公社一位负责同志见到他自感羞愧难当。少奇同志说:这个错误不能只怪你。“各级都有责任,中央和我也有责任。我回来是向乡亲们承认错误的。这个教训太深刻了。以后刻一个碑立在这里,或是写个大单子,用镜框镶起来,子子孙孙传下去,要大家记住,再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
刘少奇同志的这个心愿,在二十年后的今天,终于得以实现了。党的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仅记下了我们当时所犯的错误,更重要的是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碑,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所以人们说:“有口皆碑”,“人心自有丰碑在”。《决议》的表现形式,虽然是一个文件,但她在历史进程上,在人民的心目中,永远是一座闪闪发光、巍然矗立的丰碑!
从陈贤父子的“悔过碑”,进而想到刘少奇同志要立的错误教训碑,又及党的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它使人们想到一些什么呢?它使人们想到列宁的告诫:“公开承认错误,揭露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而“不怕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怕一次又一次地改正这些错误,这样,我们就会登上山顶。”(《政论家的短评》)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我们就会轻装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