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要象周总理那样高瞻远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19
第5版()
专栏:

要象周总理那样高瞻远瞩
左仲平
今年8月,我从军副政委的职位上离休了。从第一线退到第三线,这是我一生中的重大转折。此时此刻,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1938年,我怀着崇高愿望参加了革命工作。不久,被调到重庆曾家岩50号的周公馆,做收发文件的工作。在周恩来同志身边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周恩来同志为革命呕心沥血、日夜操劳的革命精神,给了我深刻的影响。周恩来同志关心青年干部成长的情景,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一个深秋的夜晚,周恩来同志正准备到红岩嘴办事处,看见我在写日记,就把我的日记本拿过去看。看完后亲切地对我说:你为什么不在报上写点东西?我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不会写。他当即告诉我:写日记不仅要写每天生活中的事,更重要的是要写出每一天的思想感情。接着,他又告诉我怎样写文章,还要我以后写了给他看。在当时尖锐复杂的斗争中,日理万机的周副主席这样关心青年干部的成长,他老人家想得深、看得远啊!
这使我想到,昔日我们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地去战斗,打江山,难道是为了自己能够终生当官吗?决不是!老干部自觉地让出位置来,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得到更大的锻炼,这不仅仅是一个风格问题,也是对我们的革命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严峻考验。党中央的这一战略决策,体现着我们千秋万代人的根本利益。这不是那一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能否继续下去的大问题。每个老干部都应当象周总理这样的老一代革命家那样,胸怀开阔,高瞻远瞩,以实际行动为年轻干部成长创造条件,推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前进。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党的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胡耀邦同志的讲话,对老干部退到第二线、第三线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是一代人的事业,是千秋万代人的事业。这个革命,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要一代接一代地干下去。这就要求我们这些老干部有计划地退到第二线、第三线,把第一线让给年轻人。这样做,和林彪、“四人帮”搞的让老干部“靠边站”,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码事。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革命精神不等于工作效率。这几年,我在工作中就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应当从革命全局想一想。很多老干部是党在革命斗争中培养起来的,出于对党对革命事业的真挚感情,想尽可能地多在现有职位上出把力,多干上几年,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应当看到,不管是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对革命事业来说,退到第二线、第三线,把职位让出来,让年富力强的同志为革命施展才华,比自己在第一线要好得多。
有的同志说,没有职位就无法干革命了。我总觉得离开职位照样可以为人民工作。我们老干部大都经历了半个世纪左右的曲折、复杂的斗争,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体会都是深刻的。在有生之年,对此加以认真总结,留给后人作借鉴,这对革命事业不也是一种巨大贡献吗?另外,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现在,我身体状况还好,离职后的这两个月,我心里一时还放不下部队的工作,就不断地参加一些会议,到部队搞些调查研究,给党委当当参谋。我们周围的事情很多,只要自己愿意做,总是可以插上手的,领导和群众是很欢迎的。
老干部离休,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个新事物,它必然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开始,可能在安排上、待遇和生活保障等方面有不够合理的地方,或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每个老干部正确对待。无数的革命先烈为祖国的今天献出了生命,我们这些幸存者,不仅看到了新中国,也看到了祖国的四化建设。我们不能苛求于国家,苛求于党。党已经给了我们应有的荣誉和待遇,难道我们还能得此望彼吗!我们应当相信,党和人民是尽一切可能,尽量安排和照顾好老干部的。需要的是,老干部要发扬战争年代那种创业精神,在离休这个新事物完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少考虑私利,多想革命大局,正确对待诸如去向、住房、用车等具体问题,高兴地离开自己的职位,在有生之年尽可能为革命再做一些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