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看粮仓——玉田县双甫大队丰收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24
第2版()
专栏:通讯

看粮仓
——玉田县双甫大队丰收见闻
听说陈家甫公社双甫大队搞联产到劳责任制,今年粮食产量将近翻一番,户户都有了小粮仓。乍一听,我很吃惊。因为这个村过去在河北省玉田县穷得挂了号。解放三十多年来,粮食亩产一直晃在一、二百斤上下。就属去年高,单产才390斤,总产才30万斤出点头。难道一年的工夫,产量真能翻个番?于是,我决定到社员户看看粮仓。
头一户,是女社员王玉华家。她的男人在铁路上做工,5个不大的孩子,一个老婆婆。按过去,这样一个缺劳力的户,一年到头要花钱买粮吃。我们走进她家一看,嗬!窗前两边搭起三个装得满满当当的玉米仓,旁边墙根下还立着四、五个一人多高的玉米垛。
“这么多玉米棒能搓多少粒?”我问。
女主人说:“人家给量了量,说能搓七、八千斤粒。”这时老婆婆插了一句:“那麦秋打的3,000多斤麦子你算上啦?”
“两季粮食加在一起,您已经够成万斤户啦。”我笑着说。
“万斤户在这里不新鲜,往少说也有十六、七户。还有个‘双万斤’呢!”
说起“双万斤”来,还有段小故事。去年秋季,社员孙凤阁听说从种麦开始,取消“大帮轰”,实行联产到劳,就跟人打赌:“如果我家能包20亩地,保准年终打个双万斤。”孙凤阁一家8口人,4个劳力,恰好包了20亩地,经过一年的苦心经营,双万斤的愿望实现了。走进他家的院子一看,果然名不虚传。玉米包就把南面围了一道墙,大小树木上都挂满了玉米棒。孙凤阁跟我们念叨起来:玉米粗算能打15,000多斤,麦子打了4,000多斤,黄豆打了400多斤,白高粱打了500多斤,粘高粱打200多斤,小杂豆打300多斤,搁在一块,两万还挂零头。他说:“要不是今年旱,每亩再多个三百二百的不费劲。”
从孙家出来,66岁的褚春福老汉叫住了我们,他说:“过去我当了二十多年干部,啥法都使过了,也没象今年这法灵验。”他边说边拉着我们到他家,拿起皮尺当场量起了玉米仓。一测量,两个玉米仓的容积共6方多一点。老汉笑着说:“按一方合700斤粒计算,6方就是4,200斤,再加麦秋2,000多斤麦子,屋里还有200多斤豆子,我们两口之家包的8亩地就打6,400多斤,能顶过去十年分的口粮。”
这一天,我一连看了8户农家的粮仓,户户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大大小小的粮仓都是社员艰苦劳动的结晶,显示了党的政策的威力。
本报通讯员 冯连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