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欧美舆论评勃列日涅夫西德之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24
第6版()
专栏:外论摘要

欧美舆论评勃列日涅夫西德之行
勃列日涅夫的波恩之行引起了西方舆论的广泛注意。近日来,欧美报刊和通讯社纷纷发表评论,揭露勃列日涅夫此行的目的。下面是几篇外论的摘要:
西德将抵制苏联把它拉出联盟的任何企图
勃列日涅夫的访问使人们感到意义深长的是,他在美苏在日内瓦就限制欧洲中程导弹开始谈判之前10天抵达莱茵河畔。为什么他只到波恩来,不去华盛顿、伦敦或巴黎呢?最简单的回答是,勃列日涅夫目前在西方只能在波恩找到合适而又重要的会谈伙伴,他在阿富汗事件之后,尤其是在日内瓦会议之前需要这样的会谈伙伴。
施密特和根舍认为必须把全部放弃或者拆除中程导弹,也就是说所谓零点方案作为东西方新的一轮会谈的目标。里根接受了这一目标,从而也支持了对波恩政治家同勃列日涅夫和葛罗米柯进行会谈。无疑,没有里根的支持,联邦政府也会抵制住苏联想用“十分诱人的让步”把联邦共和国从西方联盟中引诱出去的任何企图。
——西德《斯图加特日报》
莫斯科打和平主义这张牌会砸自己的脚
波恩重申它在中程核导弹问题上同华盛顿站在一起,这种态度迫使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大大减少了他访问西德的过程中取得积极成果的希望。
苏联显然想分裂欧洲同美国的关系,至少是想分裂西德这个最重要的欧洲国家之一同美国的关系,但这种企图显然已告失败,尽管这个前线国家开展了一场强大的和平主义运动。
波恩对美国总统里根发表的有关裁军的讲话的反应进一步说明了这一事实。分析家说,这个事实已使得勃列日涅夫对他四天的访问会取得什么结果这一点“不抱很大的幻想”。施密特总理称赞以拆除苏联武器换取美国不部署它自己的导弹的保证这一主张,说这种主张“十分公正”,为他同勃列日涅夫的会谈奠定了“非常牢固的基础”。波恩同意华盛顿关于欧洲的战术核力量不平衡的说法。这种态度越来越可能表明,双方将同意各持己见的做法。
这些分析家说,同样令人惊讶的是,有人竟看出莫斯科企图打和平主义这张牌的作法很可能是会砸自己的脚。里根的讲话在鼓吹零点方案时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
——法新社
苏联和平攻势的根底并不扎实
苏联几个月来紧锣密鼓的宣传运动的最终目的是要在美国及其西欧盟国之间打进一个楔子。眼下的意图是,企图怂恿西欧反对美国在西欧部署新的一代中程导弹。莫斯科的宣传运动马上将面临两次关键的考验:一次是11月30日开始的限制苏美在欧洲的战区核力量的日内瓦会谈;另一次是勃列日涅夫对西德的访问。
西德一直是克里姆林宫最近发起的猛烈宣传运动的主要目标,原因很清楚:施密特的国家原定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署导弹的主要场所,如果西德不参加,那么计划就可能告吹。在这种情况下,勃列日涅夫向西德《明镜》周刊发表了谈话,为其波恩之行作准备,从而表现出了其巧作安排的熟练技巧。他以仁慈为怀的口吻说,“苏联并不威胁任何人,也不打算袭击任何人。我们的军事理论是防御性的。这种理论排除了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和进行‘第一次打击’的概念的可能性。”
但是,尽管勃列日涅夫巧妙地兜售其宣传计谋,这一套却基本上只不过是苏联长期以来所持立场的翻版。它并没有得到西方国家政府的公开响应。在瑞典水域内搁浅的那艘苏联潜艇很可能携带有核武器,这也破坏了勃列日涅夫装扮成和平缔造者的形象。从更加广泛的角度来看,苏联的和平攻势并非根底扎实,因为就其主要论点而言有根本的漏洞。事实是,苏联人在对欧洲的攻击距离内部署了250多枚新的SS—20导弹,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迄今却没有具有相应能力的武器。莫斯科一再提出的关于裁减战区核力量的建议引起了人们类似的怀疑。莫斯科最近的和平姿态显然是为自己打算的。
——美国《时代》周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