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秋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24
第8版()
专栏:

秋月
晓亭
今年的秋月显得格外圆,格外亮,象银盘似的悬在高空。夜色的雾霭将皎皎的月光蒸腾得浩茫迷离,引动了一家人的乡愁。
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不禁吟起李白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一口流利的台湾话引来小外孙女好奇的发问:
“姥姥,您说的话,我怎么听不懂!”
“这是台湾话,姥姥的家乡话。”
“姥姥教我好吗?”
“好……”老人的眼窝濡湿了。外孙女闪动着折扇似的长睫毛,转动着水汪汪的黑眼珠,不解地问:“大团圆的日子,姥姥您哭什么?”边说,边用手拭去老人眼角的泪花。
啊!多么纯真而又幸福的孩子,七十年代出生,八十年代成长,她岂能理解饱经沧桑的老人此时的心境?她岂能知道三十多年前的中秋节,老人是如何度过的……
四十年代末,祖国解放了。爸爸和妈妈带着我们兄妹八人毅然地离开生活了近四十年的第二故乡——印尼,返回祖国,与外婆团聚。
万万没料到,当我们风尘仆仆、兴致勃勃地来到北京城,外婆却已移居台湾。从此一海峡之隔,咫尺天涯,杳无音讯。
中秋节的夜晚,一家人坐在窗前吃着外婆最喜欢吃的牛肉月饼,凝视着人去物在的房间,空落落的庭院,幽蓝蓝的天,心头泛起凄清的涟漪,大家堕入了幽思的氛围,沉默不语。四周一片寂然,唯有树叶被秋风吹动着,发出的沙沙声似低吟着生命的旋律,载着团圆企望的中秋月,折射着眩目的银光,照得大地流光溢彩,令人心驰神往。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素日秉性恬淡的父亲今天也吟起了苏轼的诗句。
“虽然没见到外婆,但咱们毕竟回到祖先的土地上,同亿万骨肉同胞团圆了。有了亿万同胞和祖国的土地作后盾,还愁见不到外婆!?阿明,我说的对不对?”父亲好象在问我,其实在问大家。我领悟了其中之意,连忙跑到妈妈身旁,瞅着她望断秋水似的双眼,轻声地安慰着:“爸爸说得对,总有一天能看到外婆的,我们今天不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和亿万人民团聚了吗?您看,今天的月亮有多圆,有多亮。”我帮妈妈擦去了面颊上的泪珠……
已是八十年代的秋月之夜了,一轮皓月高挂苍穹,清柔的月光蔼然可亲,处于暮年的老人怎能不触景生情,老泪纵横!我那稚气的女儿怎能知道泪珠的含义?但不久的将来她会知道一切的,只不过她知道时的心境,将会是愉悦的,没有老一辈人那许多的痛苦和惆怅了。
啊,秋月,我多么喜爱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